
嘉義市早期木業發展蓬勃,就業人口多,醫療需求大,有「醫者町健康地」的稱號,文化局3年來蒐集書寫60筆老醫館故事,10日發表第3本老醫館故事,醫二代蔡榮茂醫師說,嘉義醫界傳承風氣盛,還有很多故事可以挖掘及書寫。
市長黃敏惠在《嘉義市老醫館的故事》序文提到,早期嘉義市木材業蓬勃發展,是雲嘉南區域間的重要都市,醫療需求大,醫療資源多,而獲得「醫者町健康地」的稱號,有近百位醫師開診所。
文化局長盧怡君表示,文化局自2018年起蒐集老醫館的故事,3年來累積60筆老醫館故事,出版3本書,今年主要介紹受日本現代醫療教育「第一代西醫」醫館,透過史料、產業背景了解嘉義市為什麼會成為台灣醫界搖籃,也為明年嘉義市主辦台灣設計展預先建置豐厚資源。
蔡耳鼻兒科醫院第2代蔡榮茂醫師說,他父親蔡則琛1946年創建醫院,終生執業及進修不間斷,且推動少棒運動,創建嘉義國際獅子會,推展體育及公共事務,嘉義醫界傳承風氣盛,例如他有3個女兒及女婿也都從事醫療及醫學教育,應該還有很多老醫館的故事可以繼續挖掘。
衛生局副局長廖育瑋表示,嘉義市醫療資源豐富,僅次於台北,老醫館故事讓後人了解前輩醫師不僅用專業技術醫病,還在體育、藝術、公益等多方面貢獻,老醫館的建築很美,也是人文傳承,並紀錄地方發展歷程。
台灣圖書室文化協會執行長陳維生指出,今年度調查分成4個主題,初探嘉義市醫療發展的多元面貌,例如嘉義醫院是官方醫院,主導區域醫療的政策與執行,也是許多醫師開業前累積臨床經驗的基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