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後清晨夜晚低溫已成常態,濕冷的天氣讓許多人前往火鍋店報到。台人一年四季都愛吃火鍋,尤其冬天各火鍋店更是一位難求。不過吃火鍋可要當心吃進邪惡的「吸納三寶」,營養師提醒,火鍋店3種食材若吃太多,恐毀了健康。

火鍋店百百種,很難想像在各類鍋物中,最吸納的食材竟然是被公認為健康的「絲瓜」。根據《健康2.0》報導,國泰醫院營養師張斯蘭表示,「瓜類」是火鍋中的隱藏邪惡食材第一名,緊接著是「豆製品」和「菇類」。

【TOP1瓜類】

在瓜類中,以絲瓜和蒲瓜都很會吸收湯汁,不過以絲瓜較為常見,若選擇高鈉的湯底,那麼吃一片絲瓜就等魚喝了一大口高鈉湯。根據檢測顯示,生絲瓜鈉含量每百克為0.3毫克,下鍋煮後增為34.8毫克,鈉含量相當增加了116倍;「蒲瓜」則更高,鈉增量為148倍。

【TOP2豆製品】

豆製品同樣超會吸油、吸納,尤其是炸豆皮。資料顯示,乾的炸豆皮下煮前每百克鈉含量1.2毫克,煮後鈉含量為93.3毫克,鈉增量高達75倍。另外,常見的凍豆腐,在下煮後的鈉增量約為7倍。

【TOP3菇類】

香菇、杏鮑菇、金針菇等菇類被認為是健康的火鍋食材,不過當菇類下鍋後,每根菇的皺褶都會吸滿湯汁、辣油,可說是「吸好吸滿」,煮後的納增量分別為84倍、70倍和52倍。

最後張斯蘭提醒,其實蔬菜、豆腐類都還是很健康的食物,除了腎臟病和心律不整的患者要注意外,多吃蔬菜絕對是多多益善。雖然「吸納三寶」納增量超高,但重點還是在於選用的湯底健不健康。張斯蘭指出,吃火鍋時,湯底不要加鹽、少配沾醬。至於最好的喝湯時機,則是在食材未丟入鍋前;開始汆燙食材後,建議就不要再飲用湯底。

#吸納 #食材 #絲瓜 #吃火鍋 #菇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