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民進黨在縣市長選舉中慘敗,接著在2020年大選大勝。不過秋鬥大規模遊行抗議後,讓民進黨民調大幅下滑,港媒分析指出,印證台灣民意呈現「鐘擺效應」,民進黨不可一世的強勢執政,將面臨盛極致衰的轉折點;甚至指綠營挾著網路民粹所塑造出所謂的「高民調」,已經走到盡頭了。

根據香港媒體《中評社》分析,近一年來,因為一個小小的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從中傷牛肉麵業者,到自購牛肉麵疑開發票報公帳,再到丁怡銘駕車進入警局耍特權種種行為,讓民進黨政府、蘇內閣重傷,民調大幅滑落。

港媒指出,丁怡銘一連串負面事件只是表象而已,實質上是民進黨政府、蘇內閣在連任後更加傲慢專橫、肆無忌憚,不僅引燃熊熊民怨烈火,也招致惹火燒身的結局。民進黨北市議員王世堅提醒蘇貞昌,不要在萊豬議題上「贏了質詢、輸了民心」,這與2年前「搶了菜攤,丟了江山」,恰好前後呼應。可以說,綠營挾著網路民粹所塑造出所謂的「高民調」,已經走到盡頭了。

港媒甚至認為,從歷次台灣大型選舉結果中,「藍消綠長」是台灣民主化以來的大週期特徵。然而因有任期制的存在,在大週期之下,台灣政治和民意仍然存在著往復運轉的小週期。換言之,台灣民意的「鐘擺效應」在今年初步顯現,可以視為今年台灣政治生態的一大重要變化,

文章來源:中評社
#民進黨 #鐘擺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