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德克族民族議會召集人瓦歷斯‧貝林提及,1930年「霧社抗日事件」是賽德克族人(Sediq Toda ∕ Seediq Tgdaya ∕ Seejiq Truku)過去共同悲痛的歷史記痕,日治時期至國民政府遷台迄今,這段「歷史記痕」對於掌控書寫權的他者,經常以非我族群視角的「國族主義」詮釋,同時在殖民者誘發的賽德克族自族內部衝突被以「親日」與「抗日」等二分法呈現,不斷地重複扭曲賽德克族人在此歷史記痕中所承受的悲與痛。
原民會族群委員吳永昌表示,在「霧社抗日事件」90週年的此時此刻,賽德克族民族議會自2019年末即開始籌劃以「賽德克民族的歷史」為主軸的霧社抗日事件九十週年系列活動,並協請台灣原住民族賽德克族語言文化學會主辦,及靜宜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執行規劃,辦理這次「真正的賽德克:賽德克民族視野下的霧社抗日事件」特展開幕活動。

台中市議員朱元宏說,這次特展活動的歷史意義,就是透過由賽德克族主體立場詮釋過去發生於自身的歷史照片,以還原霧社抗日事件的歷史真相,並盼望當代社會大眾試著站在整體賽德克民族的主體位置,理解這段發生於賽德克族人的悲痛歷史,及正視賽德克民族集體歷史詮釋權正義。
靜宜大學人社院院長郭俊巖指出,針對歷史不正義事件的揭露,有助於族群間互相尊重,並促成台灣原住民族及賽德克族未來能依照自族文化建構自身的文化圖像和社會價值。靜宜大學原資中心主任賴秦瑩強調,為期一個月的特展活動不僅給原住民學生上了一堂轉型正義的歷史課,同時也促進原住民學生對自族文化的認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