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糖表示,一直以來台糖都將製糖過程中產生的蔗渣當作燃料,燃燒發電供糖廠使用,或是製成有機堆肥,復育農地。不過近幾年台糖注意到養菇產業衝擊環境的議題,加上蔗渣在腐熟製成堆肥的過程中,不時也會長出野生菇類,台糖為實踐新農業及循環經濟,便成立專案計畫,推動蔗渣養菇及廢菇包再利用的循環模式,以達成產業及環境永續共好的願景。
根據臺灣NGO的調查研究指出,臺灣每年須砍掉2,300公頃的森林,才足以製成養菇太空包所需的木屑量,且廢棄菇包被隨意棄置、傾倒或焚燒的狀況更時有所聞。然而台糖與菇農,以及農試所合作測試以蔗渣太空包種植杏鮑菇,實驗證明半腐熟蔗渣不僅可取代養菇太空包50%的木屑率,整體收穫量更可提高2至3成。
台糖說,目前已規劃將善化有機肥廠做為示範場域,短期內先推動半腐熟蔗渣標準作業程序,並販售給菇農使用,待標準流程及蔗渣品質皆成熟後,將改以「以租代購」的方式提供半腐熟蔗渣給菇農,並設置回收設施,將廢菇包回收再製成有機堆肥,以回歸農田復育地力、種植農作物,建立環境、菇農與台糖三贏的創新商業服務模式。另外台糖亦會評估將廢菇包的塑膠袋販售給回收商重新造粒,以建立符合循環經濟與環境保育兼具的示範場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