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周四舉行的聽證會上,國會議員與專家都呼籲拜登政府應尋求國際社會支持台灣抵禦中國大陸的壓迫與孤立,並且強化台灣的防禦力量,如此才能和平解決兩岸的爭端。但是美國不應把台灣當作與中國競爭的武器,如果中國認為美方已拋棄一個中國政策,向外交上承認台灣的方向移動,將使美國處於非常危險境地。

據《美國之音》報導,這場名為「美國與台灣:逆境中恒久的連結」的虛擬聽證會中,學者專家能就美國如何支援台灣應對中國壓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提出政策建議,作為國會督促拜登政府的參考。外委會主席阿米.貝拉(Ami Bera)說,不應把兩岸的爭端與美中問題相提並論。儘管如此,中國最近所採取的軍事行動並沒有加強兩岸關係,同時積極破壞了全球對中國的輿論。

長期力挺台灣的亞太小組委員會首席共和黨議員約霍(Ted YohoL)在其卸任前的最後這場聽證會中表示,他提出《台灣獎學金法》及《防止台灣遭侵略法》(Taiwan Invasion Prevention Act)的經驗指出,台灣面臨中國的武力威脅,需要美國和其他西方民主國家的支持,希望拜登政府能夠研擬一套新的台灣策略,來回應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壓迫。美國必須採取新的戰略明確策略,同時讓所有西方民主國家能挺身而出。

報導說,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權力專案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說,台灣的繁榮對美國至關重要,美國必須創造環境讓台灣能持續保護自己的自由並進一步鞏固民主。川普政府已經採取許多作為加強台灣的安全和信心,包括軍售、高層訪問,國會也通過多項立法表達對台灣的跨黨派支持,但是有些較具象徵意義的做法可能帶來負面影響,新政府在考慮與台灣在敏感領域的合作時應該評估其成本效益。

葛來儀強調,美國必須一貫地視台灣為一個有價值的夥伴,而不是用來與中國競爭的武器,美國對台政策的指導原則應該是「不造成傷害」(do no harm),不能被視為過於挑釁。「如果中國認為美國已完全拋棄其一中政策,正在朝最終承認台灣—中華民國的方向移動,那麼我們將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

美國大衛森學院政治學教授任雪麗(Shelley Rigger)也認為,雖然台灣不想被中國吸納,但它也不願與中國敵對,更不希望被捲入華盛頓與北京的衝突,「當華盛頓與北京能管控分歧,台灣的空間也跟著擴大。反之,台灣的空間就會遭到擠壓。」她也認同美國應該通過多邊方式支援台灣,例如美台之間的「全球合作與訓練架構」(GCTF),就是一個很好的多邊途徑來幫助台灣擴大與其他國家的實質關係。

前國會研究處亞洲安全研究員簡淑賢(Shirley Kan)說,川普政府已經將對台軍售常態化,拜登政府是否在軍售過程上有所倒退,或減少美台軍事人員的交往接觸,國會必須加以關注。

報導說,雖然聽證會上一片支持台灣的呼聲,但議員們也關注台灣是否對自己的安全防衛付出必要的努力。三位學者看法一致,都認為台灣為自己安全做出的投資遠遠不夠。

任雪麗說,多個民調結果顯示,有許多台灣人認為美國會保護他們,台灣年輕人不用當兵或從軍是因為美國對台灣安全有所承諾,「台灣領導人,包括蔡英文在內,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說服自己的人民,台灣今天面對重大軍事威脅,他們必須為台灣的防衛投入更多資源,包括自己的時間和生命。」也因此,美國不應改變戰略模糊的政策,如果給台灣明確和無條件的安全承諾,將會有破壞性作用。

文章來源:美國如何挺台抗中?議員與專家為拜登建言
#台灣 #美中關係 #聽證會 #眾議院 #外交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