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放款營運量1,382億元、保證承作額249億元、輸出保險承保金額1,510億元,均較分配預算數超前18%~25%,而且較去年同期逆勢成長9%~19%。
而受降息衝擊,截至11月底,營業收入25億元,雖落後分配預算數,但藉由業務量擴增,稅前淨利近8億元,反較分配預算數超前12%,且比去年同期成長9%。
輸出入銀行在疫情衝擊下努力推升量能以帶動獲利成長,但亦不忘落實風險控管以維持良好資產品質,2020年11月底逾期放款比率0.035%、備抵呆帳覆蓋率3,950.11%,兩項比率皆排名本國銀行第三位。
在配合政府政策方面,「新南向政策」自2016年推動迄今,輸出入銀行多年來已交出亮眼之KPI成績,2020年截至11月底止,融資、保證與輸出保險業務各項KPI達成率分別為106.3%、108.4%及100.3%,三項業務均超前預計目標,累計核准金額527.1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39%。
轉融資業務共授予6國(印度、印尼、菲律賓、泰國、越南、柬埔寨)15家銀行,轉融資額度合計2.37億美元。
另,聯貸平台自開辦以來,其中「新南向國家」至11月底止,核准案件共165件,貸款及保證核准金額為153.43億元。
另外,鑒於國內外經貿局勢受到疫情及中美關係惡化而快速變遷,身為我國唯一輸出入業務之政策性專業銀行,輸出入銀行配合財政部推出「公股攜手,兆元振興」融資方案,強力支援企業資金需求,同時為與我國企業共度難關,支持受疫情影響而發生營運困難之我國企業。
輸出入銀行先於2月推出「義氣相挺方案」,並在5月時,與經濟部攜手推出「義氣相挺2.0」升級方案,紓解我國企業貸款償還壓力,持續挺企業、拚出口、保貨款、救經濟。
輸出入銀行目前在海外設有泰國曼谷代表人辦事處,規劃於印尼設立印尼雅加達代表人辦事處、捷克設立布拉格代表人辦事處,期能運用跨國協銷與資源分享,提供我國企業所需金融服務,協助我國企業及當地臺商拓展全球市場。
此外,政府為強化輸出入銀行之功能,2014年就開始編列預算,計畫對輸出入銀行逐年增資,挹注新的能量,以提供廠商更完整之金融支援服務。
2016年由國庫注資新臺幣38億元及盈餘轉增資62億元,完成100億元的增資,2017年國庫再注資50億元,2018年及2019年再次分別注資18億元,2020年6月1日政府再以現金以及特別公積轉帳方式,共增資11.11億元,使輸出入銀行資本額達到317億元的水準,在國家財政吃緊下,輸出入銀行能逐年辦理增資,足證國家對輸出入銀行的支持,作為國營的專業銀行,如何利用增資來提高業務承做能量,為輸出入銀行未來重要課題。
展望2021年,美國總統大選紛擾未定、後新冠疫情對主要經濟體衝擊、英國脫歐及新興市場動能是否回溫,仍是全球經濟是否可復甦之變數;台灣為海島型經濟,經濟成長仰賴全球經濟動能甚深。
為因應明年渾沌不明經濟情勢,輸出入銀行仍將秉持「強化貿易金融,協助對外貿易」之信念,持續配合政府各項經貿及新南向政策,並積極爭取政府各經貿單位之支持,提供各項融資優惠措施,以強化我出口廠商出口競爭力,協助我國廠商拓展全球新興市場暨新南向市場,並以出口創造國內就業、提高所得、創造消費需求,進而達到促進經濟成長之目標。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