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讓學生寫出一篇六級分的文章,更多時候,我會希望他們弄懂自己想做什麼,弄懂怎麼去活得快樂自在。」自大四開始為人補習寫作的詩人蔡凱文,將至今8年來的教學心境,化為〈作文課〉一詩,從老師角度,溫柔教導學生在學識之餘,又要如何珍惜夢想,珍惜愛。從527首新詩作品中脫穎而出,在今(12)日獲得第41屆時報文學獎新詩組首獎。
〈作文課〉寫的是對學生投注的情感,但現就讀於中興大學中文所的蔡凱文,致詞時則以學生角度,對教導過他的詩人丁威仁表達感謝之意。對蹲在地上、興奮紀錄孩子得獎時刻的父母,他更是感謝,「謝謝你們在我志願選填中文系時,沒說中文系沒前途,就讓我不填。」
蔡凱文表示,高一時因師長建議開始嘗試寫詩,他喜歡音樂,詩的簡短輕薄,讓他聯想到音樂歌詞,能用簡短篇幅精準描述情緒,閱讀一首詩時,甚至能看到一個世界。此回獲得時報文學獎,對他意義非凡,「寫詩寫到現在10多年,終於能達到許多景仰前輩的第一步,好像寫作從現在正才開始。」
評審焦桐表示,〈作文課〉是一首論創作的詩,說話者是一位老師,教導學生從觀察周遭的世界開始,如何收斂情緒,靜觀各種生活的瑣事;又如何閱讀,如何珍惜夢想,珍惜愛,把握吉光片羽的靈感等等。修辭多採取比喻、暗示的方式,使用隱喻很流暢自然。
蔡凱文表示,多年前就寫下〈作文課〉,期間,他一邊修改,一邊結合上課的感受,不斷思考自己究竟想帶給學生什麼,「例如裡面有一段:『想握著你的手/教你愛的筆順/更多時候,比起修辭或結構/我更希望你能弄懂自己/正要發芽的夢想』。這首詩,寫了我想對所有教導過的學生說的話。」
蔡凱文曾以反送中事件為靈感,創作〈雙城記-香港.台北〉一詩,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並曾獲創世紀詩社開卷詩獎等獎項。他表示,今年在國際上發生許多事情,自己在台灣能夠書寫、講話、擁有人權和言論自由,他感到非常驕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