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農糧署修正明年嘉南地區一期稻作停灌救助對象條件,原公布救助育苗業者及水稻代耕業者,必須各具育苗協會會員及農業機械耕作服務相關協會會員資格,未來將修正為實質救助受影響對象,無須具備相關協會會員資格。
稻作停灌救助受理時間為1日至20日,育苗業者、專業代耕業者、稻穀烘乾業者及農民團體可向相關產業公會、協會申請。
農業局長謝耀清則表示,稻作停灌救助包含育苗、水稻代耕及米穀烘乾等產業,救助標準分別為育苗業者針對減育秧苗數量,每箱救助8元計算,每公頃救助250箱,即每公頃救助2000元。
水稻代耕業者依整地、插秧及收穫等3項作業的經濟經營規模、收費及成本等,分別訂定救助標準。整地部分,曳引機60至90馬力每台最高15萬元,90馬力(含)以上每台最高20萬元。
插秧部分,插秧機每台最高10萬元。收穫部分,收穫機每台最高20萬元,每項代耕機具限救助1台,而曳引機及插秧機擇一救助,單一業者至多救助2台。稻穀烘乾業者部分,按稻穀乾燥機容量每公噸救助3600元計算。
農業局指出,台南稻作產業受理停灌救助單位分別為,台南市水稻育苗技術改良協會,電話(06)6791696、台南市農業機械耕作服務協會(06)6791696、台南市米穀商業同業公會(06)2380586、台南市直轄市米穀商業同業公會(06)6322403。業者至相關公會、協會,即可取得稻作產業停灌救助相關訊息。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