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新台幣匯價今年大幅走升,李鎮宇認為,當景氣復甦時,接單呈現供不應求,匯損的議題就不是重點,目前看來,今年的WFH題材至明年都還會持續,終端需求仍相當強勁。
李鎮宇也關心疫苗的議題,他認為疫苗將從研發階段進入上市階段,明年將成為戰略物資。在歐美方面,2020/11月輝瑞三期臨床實驗追蹤滿2個月,Moderna三期臨床實驗追蹤滿2個月;2020/12月阿斯利康三期臨床實驗追蹤滿2個月;2021/1月嬌生三期臨床實驗追蹤滿2個月。美國疾管局官員預計2021/4月開始全面接種,6月完成普遍接種。至於中國,康希諾生物在6/29日獲軍方批准使用,最快年底取得三期臨床數據;國藥控股6/30日獲軍方批准使用,已數十萬人接種,預計年底上市;科興生物8/31日獲軍方批准,若三期順利,將向美FDA申請授權。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預計今年底中國疫苗年產能達到6.1億劑,明年將擴大至10億以上以滿足全球的需求。
李鎮宇重申,由於疫苗上市見曙光,今年受疫情衝擊較深的價值型股票優勢浮現。台灣的價值型股自2011年以來就呈現被低估的情勢,今年因新冠疫情,更壓抑價值型的股票,而成長型股票目前看來已經有明顯估值偏高。明年的台股可流資資金由成長轉進價值型,大型股轉入小型股趨勢。
明年在電子股投資方向,李鎮宇提出「兩新一舊」觀點:半導體持續發酵,再加入5G手機與低軌道衛星發展等題材。
一、Apple Silicon成型台灣半導體持續發威:Apple將擺脫Intel架構,轉換至ARM,以拉動Macbook市占率;新的M1晶片,跑分數據優於今年上半年推出的Intel晶片;先進封裝為M1效能關鍵及台積電核心競爭力;Intel最終恐被迫向台積電釋單。
二、5G手機拉動半導體成熟製程需求:iPhone 12手機初期預購量為前一年同期的2-3倍,然而手機仍存在缺貨現象,預計iPhone拉貨旺季將從4Q20延續至1Q21;5G手機電源管理IC是4G手機的兩倍,拉動半導體成熟製程的需求;聯發科(2454)購買機台租賃給力積電(6770),確保產能無虞。
三、台灣的太空實力,Starlink供應鏈:預估Starlink將於4Q25底發射超過12,341顆衛星,Starlink於2025年將提供服務於4536萬人使用,2022-2027 CAGR為54.8%。星鏈計畫(Starlink)被市場視為提前掌握6G發展的關鍵,引爆全球龐大商機。台股盤面「星鏈概念股」主要包括零組件相關、網通相關、組裝與其他等三大類族群及相關個股。如:台光電(2383)、穩懋(3105)、聯德控股-KY(4912)、系統電(5309)、台揚(2314)、昇達科(3491)、啟碁(6285)、金寶(2312)、昇貿(3305)、同欣電(6271)等。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