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兩岸分別公佈了今年前11個月貿易數據,據台灣方面統計,今年1至11月台灣對大陸和香港的貿易總額為1951.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9%,其中出口1367.4億美元,佔出口總額的43.8%。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今天上午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中表示,如果沒有大陸,台灣對外貿易將出現巨額貿易逆差,今年經濟將難以維持正增長。

朱鳳蓮表示,數字會說話。據大陸海關總署統計,今年1至11月兩岸進出口貿易總額是2356.9億美元,佔大陸進出口貿易額的5.4%,其中大陸從台灣進口1817.1億美元,佔同期大陸進口總額的9.8%。台灣從大陸獲得的貿易順差是1277.3億美元。

根據台灣方面的統計,大陸從台灣進口1817.1億美元,佔大陸出口總額的9.8%,台灣向大陸出口佔其出口總額的43.8%。對於這個數據,陸委會稱,就增長的品相觀察,是大陸需要及依賴自台灣進口。

「誰依賴誰?看這個圖應該是比較清楚的。」朱鳳蓮有備而來,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圖卡解釋,「大陸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這是事實。如果沒有大陸,台灣對外貿易將出現巨額貿易逆差,今年經濟將難以維持正增長。」

朱鳳蓮表示,在大陸的台商台企,他們積極參與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在兩岸融合發展中造福台灣同胞,為台灣經濟保持增長作出了不可抹黑的貢獻。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造福廣大台灣同胞。

此外,有媒體關心,今年在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上,有台商受訪提到,今年在大陸上市的台企有7家,明年可望達到20多家。而根據東森新聞雲的民調顯示,台灣有72%的民眾擔心台灣未來經貿發展會受到沒有加入RCEP的影響,在大陸的台商和在台灣的民眾,對兩岸經濟發展存在認知上的差距。

朱鳳蓮認為,造成這種認知差距,既是民進黨當局政治操弄的結果,也有台灣民眾對大陸情況不夠瞭解的因素。目前大陸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穩定轉好。前三季,大陸GDP增長0.7%,實際使用外資增長5.2%,前11個月對外貿易增長2.4%,成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朱鳳蓮表示,無論從發展態勢看,還是從政策環境、抗壓能力、市場潛力、勞動者素質等綜合條件來看,大陸都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台商台企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和最大機遇。

朱鳳蓮指出,「十四五」規畫《建議》涉台部分所描繪的重大機遇和長期利好,為廣大台胞台企在大陸發展創造更廣闊的空間;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也將為台胞台企立足大陸佈局未來帶來了重大的利好。

朱鳳蓮表示,兩岸一家親,親望親好。大陸市場理所當然是廣大台胞台企「近水樓台先得月」、率先共享的市場。如果廣大台胞台企能夠積極把握大陸發展的新機遇,充分參與、深度融入「大循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就一定能夠得到更大發展和收穫。

此外,台灣有評論指出,只有進口「萊豬」,才能換取美台經貿協定;只有開放核食,日本才會支持台灣加入CPTPP。朱鳳蓮重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堅決反對大陸的建交國與台灣商簽任何具有主權意涵和官方性質的協定。

朱鳳蓮表示,有關「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問題,台灣參與區域經濟合作要按照一個中國原則處理。民進黨當局以「經貿」為由、以犧牲台灣民眾食品安全和健康福祉的代價,圖謀政治私利,一定會失敗。

#大陸 #台灣 #朱鳳蓮 #增長 #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