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霞喀羅國家步道秋冬時的紅葉美景享譽盛名,林務局新竹林管處組織「尖石鄉養老yulu文化生態發展協會」及「五峰鄉泰雅族生活文化協進會」建立霞喀羅生態旅遊產業聯盟,規畫1到3遊行程,讓民眾深入探訪霞喀羅之美。
22公里長的喀羅國家步道,橫跨五峰清泉、石鹿及尖石秀巒、養老4個部落,新竹林管處2年前委託專業團隊,以發展在地生態旅遊,辦理導覽解說員課程,讓民眾除走霞喀羅步道,還能同時體驗最在地的深度旅遊。

在近100小時的生態旅遊課程訓練中,部落族人挖掘在地歷史文化,重新認識動植物並串聯過往傳統智慧,學習導覽解說及登山安全、無痕山林等生態旅遊及運作機制,月前共有16位通過導覽員考試及認證,正式啟動霞喀羅國家步道周邊部落生態旅遊策略聯盟。
70歲的葉羅月英YAYA,是通過認證年紀最大的導覽解說員,她說早期泰雅族人的聚落,一定可以看到大片竹林,竹子可製作竹屋,做水管引水,冬天放在床底下燃燒取暖,竹筍則可作成美味佳餚,竹子和泰雅文化是密不可分。
目前霞喀羅生態旅遊策略聯盟已規畫1日遊、2日遊及3日遊行程,民眾可透過單一窗口參與遊程,或在臉書「霞喀羅古道」粉絲專頁搜尋相關遊憩資訊,一同探尋霞喀羅的泰雅文化及四季之美。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