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埔里鎮手抄紙產業走過80年,從一度輝煌到現今繁華落盡,所幸仍有少數業者,堅毅保存並推展其文化價值,今年手抄紙文化得到肯定,被指定為南投縣傳統工藝無形文化資產,並在文化部支持下,即日起在廣興紙寮2館2樓展出「紙愛台灣—廣興紙寮手抄紙文化保存調查成果特展」。
廣興紙寮負責人黃煥彰為手抄紙技藝保存者,他說最古老的造紙術在中國稱為工造紙,就是大家熟悉蔡倫造紙的故事,埔里地區慣以「手抄紙」稱之,手工造紙的方法延續二千年,經過搗、抄、烘等工藝完成一張張紙,在漢字文化圈中如中國、日本、台灣等國,都發展出十分精湛的造紙產業。
黃煥彰說手抄紙無形文化資產的榮耀,應歸功於所有廣興紙寮手抄紙職人,他們一生戮力把埔里手抄紙的工藝、知識和故事保存並昇華。
埔里鎮長廖志城表示,手抄紙產業曾經與大多數埔里人的生命發展緊緊相扣,其文化保存價值對埔里來說,深具歷史、記憶、人文與環境的多重意義。廣興紙寮為目前埔里碩果僅存中的少數業者之一,文化資產價值非常重要。
「紙愛台灣—廣興紙寮手抄紙文化保存調查成果特展」即日起開展,20日更有親子抄紙體驗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