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在卸任前1個月再簽署了一項針對中國大陸的法案,法案規定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若無法符合美國監管機構審核其財務審計文件的要求,將會面臨摘牌的後果。
《美國之音》報導,這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將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其是否為外國政府所有或控股,並允許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管委員會對其財務審計進行核查。法案雖適用於美國以外任何國家的公司,但此舉明顯地指向大陸在美上市公司。
報導說,在新法案規定下,大陸知名企業例如阿里巴巴集團、拼多多和中石油等,將有3年寬限期,使其能夠在面臨從美國股市退市威脅前滿足監官委員會的要求。
報導分析稱,此法案幾乎肯定會在川普總統下個月離任前加劇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大陸當局長期以來一直以擔心國家安全為由,阻止海外監管機構審查當地的會計事務所。
該法案今年5月在參議院獲全票通過後,又無異議地得到眾議院的全面支持。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該案如最終通過,將嚴重削弱全球投資者對美國資本市場的信心,最終將損害美國資本市場國際地位,損害美國自身利益。
報導指出,該法案已促使一些陸企在香港股市進行2次上市,以對沖可能禁止其在美國市場進行股票交易的衝擊。
阿里巴巴、網易和百盛中國等已經在大陸上市。畢馬威(KPMG)的資料顯示,繼籌集了總計500億美元新股之後,香港證交所將成為今年全球第二大IPO市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