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研究諮詢公司Pantheon Macroeconomics表示,對於某些亞洲主要國家而言,當除夕的鐘聲敲響第12下時,疫情也不太可能會有任何好轉。

確實,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彙整的數據,亞洲許多國家的疫情不如歐美國家嚴竣,與歐洲與美國相比,亞洲許多地方單日呈報的新冠狀病毒確診數仍然是較低的。但是日本和韓國等主要亞洲經濟體現在正面臨遠比疫情剛爆發時更惡劣的處境,恐使該地區經濟前景蒙上陰影。

即使在防疫上大獲成功的地方也可能無法倖免,台灣本周公布自4月12日以來的第一起本土感染病例,突顯出消滅這場疫病的困難度。

在日本方面,截至周三為止,累計確診病例達到20萬7,007人,累計死亡病例為2,941人,且自12月起單日確診數即迭創新高。東京都周四宣布新增888起病例,創下單日最高記錄。

Pantheon Macroeconomics經濟學家在報告中表示,日本政府「相對寬鬆」的社交距離規定似乎沒有發揮作用,這可能導致未來幾個月採取更嚴格的措施,不排除日本可能在明年初第二度發布全國緊急狀態,而這將給日本明年首季的經濟帶來壓力。

南韓周五公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1,241例,再創疫情爆發以來的最高記錄。與日本一樣,自本月開始,南韓的單日確診數也連創新高,而過去幾周的單日確診數一直徘徊在約千例的歷史高點附近。但不像日本,南韓實施較嚴格的限制措施,雖然基於經濟考量,該國政府始終不願意祭出最嚴格的限制措施,但稍早前該國衛生官員已經宣布,由於疫情不見緩解,將於周日召開會議決定是否將限制措施拉高到最高的第三級,也就是下令封城。

#全國 #亞洲 #疫情 #地區 #單日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