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身分證試辦區縮減至僅新竹市,不少民代及專家團體齊聲抗議,認為此舉是把新竹市民當作白老鼠,並將資安與隱私風險轉嫁到市民身上,在配套措施尚未完備、未立法明確授權之前,不應試辦。新竹市政府也緊急在25日宣布喊卡,暫緩數位身分證試辦。
台灣人權權促進會祕書長施逸翔指出,內政部過去一直無法清楚說明政策的完整性,長期處於滾動式檢討中,不尊重新竹市民的公民主體性。軟體自由協會常務理事翁佳驥則強烈要求政府應將系統程式源碼公開,接受民間的監督與修正。
「這是涉及大量個人資訊、隱私及資訊安全的龐大計畫,更是對民眾隱私及個資產生威脅的計畫。」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祕書長邱伊翎認為政府應提出整體隱私風險評估報告,並提出專法應對可能的風險及人權侵害。
針對民眾及專家團的反彈聲浪,新竹市政府坦承近期收到不少市民透過民意信箱反應,也有專家團體前來拜會,經過蒐集相關意見以及多次跟中央溝通協調,秉持市民優先、資安第一原則,決定暫緩試辦。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