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往往不自覺長時間「咬緊牙關」。如果感覺想打哈欠時,嘴巴張不太開甚至會痛、或是吃東西咀嚼時,耳朵前方也會痛,要注意可能是「顳顎關節症候群」。如果不去管它,有人會持續疼痛,伴隨偏頭痛、頭頸僵硬、或頸部疼痛,演變成慢性的頭頸部疼痛。

新北市恩主公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黃婷愉醫師表示,顳顎關節症候群,或稱顳顎關節疾患、顳顎關節障礙。這是指耳朵前方的顳顎關節、周邊組織及咀嚼肌肉群疼痛,因為功能受限所呈現的諸多症狀。像是張口或閉口時,耳朵前方有聲響伴隨疼痛、張口程度受限、咀嚼或張口時感受到酸或痛等。

恩主公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黃婷愉醫師表示,現代人因生活步驟的加速、工作壓力大,咬緊牙關的生活型態讓越來越多人產生顳顎關節障礙問題因而求診。(圖/恩主公醫院提供)
恩主公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黃婷愉醫師表示,現代人因生活步驟的加速、工作壓力大,咬緊牙關的生活型態讓越來越多人產生顳顎關節障礙問題因而求診。(圖/恩主公醫院提供)

●為什麼有顳顎關節症候群?

黃婷愉醫師解釋,造成顳顎關節症候群的原因很多,比較常見的情況是:

1.不良姿勢:

像是不自覺的咬緊牙關、使用單邊咀嚼、手撐下巴想事情、頭頸姿勢不良、歪頭夾電話、長期低頭等。

2.物理傷害:

如咬硬物、長時間嚼口香糖、單邊牙齒嗑瓜子、打呵欠嘴巴開得太大、下顎受到撞擊,或是臼齒受傷、感染以及缺牙,使得咀嚼的動作超出關節及肌肉的負荷等。

醫師表示,顳顎關節疾患大部分合併肌肉以及關節內部的結構問題,因此大多先進行非侵入性的治療,包含物理治療、本體感知訓練、配戴咬合板、肌痛點注射、藥物等方式,改善症狀、幫助恢復顳顎關節的功能後,先讓張口程度恢復、下顎活動不再疼痛。

恩主公醫院結合口腔顎面外科與中醫跨科合作合併中西醫的優勢,讓顳顎關節疾患者能有效率地獲得治療。圖右為中醫針傷科曾怡嘉醫師。(圖/恩主公醫院提供)
恩主公醫院結合口腔顎面外科與中醫跨科合作合併中西醫的優勢,讓顳顎關節疾患者能有效率地獲得治療。圖右為中醫針傷科曾怡嘉醫師。(圖/恩主公醫院提供)

●顳顎關節症候群常伴隨壓力 中西醫合診 改善肌肉筋膜張力

恩主公醫院表示,曾收治一名20歲女性因打呵欠和吃東西會痛而到口腔顎面外科就診,經臨床檢查發現咀嚼肌群緊繃,磁振造影(MRI)檢查則發現顳顎關節腔有些許內積液。

黃婷愉醫師表示,依病人情況,先採非侵入性治療兩個月,若無法改善症狀再進行關節鏡介入治療,而咀嚼肌緊繃問題則會同中醫進行治療。

中醫針傷科曾怡嘉醫師解釋,咀嚼肌緊繃的問題,往往與神經肌肉協調能力、筋膜張力平衡息息相關。現代社會生活壓力大,讓人時常處於身心緊繃的狀態、加上沒有運動習慣,使得睡眠品質不佳成為常態,甚至同時出現腸胃道相關症狀,這些身體狀況,會讓個人的痛覺閥值下降、自我修復能力變差,進而造成神經肌肉協調失衡、筋膜張力失調、甚至產生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以上這些因素會讓肌肉疼痛問題成為惡性循環,引發慢性疼痛。

曾怡嘉說,由於這名女病人除了有肌肉筋膜緊繃的問題,同時也有體質上氣血失衡的問題,經由頭皮針、針灸回復元氣。患者春也認真依照口腔顎面外科醫師的建議做物理治療及本體感知訓練,經過一個半月中西醫合作的療程,疼痛獲得解除,現在張口吃東西已經都能靈活自如。

#顳顎關節 #顳顎關節症候群 #打哈欠 #下巴、恩主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