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某醫院一名醫師(案838)於12日確診,指揮中心隨後曝光該案的足跡,讓染疫醫慘被網友獵巫,對此,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發文表示,社會需要多點溫暖支持。不過,對照先前紐籍確診機師(案765)被公開完整足跡後,指揮中心嚴正斥責,兩者待遇差很大,也引發網友質疑雙標,足跡公布與否由國籍人種和職業來決定。

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昨發文表示,染疫醫師30多歲以公司(醫院)為家,每天就是上下班、當社畜,周五晚上出去吃個飯就是小確幸、周六去逛五金行就覺得夠了、周日整天都要在公司值班,大科醫師的人生就是這麼無趣。

蘇一峰指出,醫護犧牲生活與冒著危險站在第一線守住疫情,自己確診後,伴侶也確診,還被獵巫,讓辛苦的醫護情何以堪,社會需要多點溫暖支持。貼文引起網友討論,「看到這個足跡滿滿的心酸,出了醫院吃個飯也沒什麼娛樂了」、「好悲情的日程表」,民眾也紛紛留言感謝醫護人員的辛苦,並祝福確診醫師能快快康復。

不少網友好奇「為何會公布確診醫的足跡?」引發熱議,有人則質疑「機師不公布足跡,醫師卻公布足跡」是否雙標?也有人猜測原因,「根據國籍正確度、產業職業貴賤程度,來決定要不要公布個資?」、「人種職業與國籍的關係?」

但也有網友留言解釋,指揮中心會公布確診醫的足跡是因為「接觸不特定對象的地點。」其他網友也說,其實大家對於該案的足跡感到恐慌是沒有意義的,大家還是勤洗手、戴口罩,做好防疫措施更重要。

確診紐籍機師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趴趴走,指揮中心公布部分足跡,後該案的完整足跡被爆出來,指揮中心嚴正要求「無論真假、不准傳播」,甚至揚言請出政風調查。指揮中心也再度說明公布足跡的原則「掌握清楚的就沒必要對外公布;無法掌握才會對外說明。」公開條件需符合「屬開放性、非特定對象可進入、接觸到不特定的人,像是百貨、賣場、大眾運輸工具。」

文章來源:蘇一峰臉書
#足跡 #確診醫師 #紐籍機師 #雙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