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樹林區鹿角溪人工溼地原是廢棄垃圾掩埋場,廢水、廢棄物流入河川汙染,直至2007年政府花費5000多萬元闢建河川高灘地,改善河川水質。樹林國小教師胡秀芳與其他3所在地國小教師組成「鹿角溪人工濕地課程發展工作坊」,每年招收喜愛溼地生態環境的學童,在每月第3個周日固定到鹿角溪進行生態觀察,至今累積超過100位新北師生參與。

「鹿角溪原本臭臭髒髒的,整治後變身為戶外生態教室!」胡秀芳說,鹿角溪原本工廠林立、亂排汙水,導致環境又臭又髒,但2008年台北縣永續環境教育中心成立後,樹林國小、柑園國小、大同國小、彭福國小4所學校的教師為了辦理濕地課程,開始籌組工作坊,並成立「小小水環境巡守隊」,帶學生、家長、社區民眾走入鹿角溪溼地遊學。

「沒有學區限制,只要對生態觀察有興趣都可以參加!」胡秀芳表示,巡守隊成立12年已有大約8所學校師生投入,除了樹林在地國小外,也有來自板橋、三峽等學區的學生參加,而工作坊也囊括了自然科、生物科及退休教師為學生做鳥類調查、水質檢測、水棲生物和植物觀察等課程,甚至有老師為了教導學生鳥類知識,特地去鳥類學會取得鳥類觀察員證照。

「學童參與活動後,品行、自信,自然成績都提升了。」胡秀芳表示,學童參與巡守隊活動後,當天就必須寫下調查日誌,藉此培養寫作、觀察能力,且巡守活動不論刮風下雨都會進行,也藉此培養學生的忍耐力。

胡秀芳說,巡守隊前三屆的學童如今已是大學生,一直有與老師們保持聯繫,近年他們也主動表達意願,希望接手相關活動,目前巡守隊暑期活動都是由這些學長姐安排,除了能讓他們發揮環教的熱情,也象徵著世代的傳承。她說,巡守隊成立的目的除了是希望維護鹿角溪的濕地環境,也希望培養出「全球思考、在地行動」的學生,如今看到過去的學生願意出手承接,教導學弟妹,覺得12年來的努力沒有白費。

#鹿角溪 #學生 #學童 #胡秀芳 #巡守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