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台電版奧運」的技能競賽今年舉行第53屆,台電共1100名員工報名聚集高雄訓練中心,在30個競賽項目中一較高下,人數創10年來新高。台電今也首度在會場示範無人機智慧巡檢,年中機隊將擴充超過50台,並利用AI模組建置,訓練無人機學習自動判讀設備故障原因。
台電早於1969年舉辦年度技能競賽。今年參賽最年輕選手不到20歲,最年長卻快滿65歲,可說是老將新秀同場競技。為提升供電穩定性,推動大數據運用並培養資料分析人才,今年也於競賽中新增「大數據運用」類別,與配電、輸電、發電、電力調度等共30個競賽項目。
台電董事長楊偉甫親臨現場,還下場實際操作電纜絕緣體削尖及保護條施作,體驗第一線人員的辛勞。同時也擔任一日總領班,與同仁一起示範運用無人機及AI辨識系統進行智慧巡檢作業。
「架空輸電線路無人機智慧巡檢作業」是第一次在技能競賽中示範,今日現場由維修班隊現場模擬,狀況為值班通報鐵塔遭受雷擊造成礙子破損,班隊出動無人機沿著鐵塔設備及線路間巡視,並結合AI辨識系統找尋破損礙子,成功完成搶修。
台電從2年前就開始引進無人機,參與線路檢查作業,目前已有9台在執行智慧巡檢工作。台電供電處副處長張涵曦指出,預計編列300萬到400萬元經費,要在今年6月底達到50台以上編制,配置於全台六大供電營運區處。
台電為此訂定無人機操作要點,涵蓋考照、保險,飛航管制等項目。張涵曦說,無人機出動將以山區輸電鐵塔或兩座間巡檢為主,初期只能藉由無人機做影像判斷,接下來要導入AI智慧學習,藉由無人機拍攝,建構大量照片建模。未來飛到故障位置時,看到設備可以自動辨識,馬上回報設備狀況,爭取搶修時間。
目前台電已與微軟合作,收集1萬張照片對輸電電塔上的絕緣物體礙子做AI辨識建置,判讀率90%,今年希望建置5萬張,提升成功率到95%,未來會有導線,間隔器、鐵器等其他裝置做AI建模。台電也將成立一個「無人機管理平台」,集中管理機隊、證照,維修等。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