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精選5件不可不知財經大事,帶讀者掌握今天(25日)財經重點。
【1】車用晶片荒 美德日盼台積伸援手
全球車用晶片大缺貨,據傳德國經濟暨能源部長Peter Altmaier致函給台灣政府,希望為德國處境艱難汽車產業提高晶片供給量。除了德國,包括美國、日本也都透過外交管道希望政府出面協請台積電加大供應車用晶片。
【2】投資上看百億 再生能源發電業者 有意落腳桃園
經濟部正「cook」一些招商投資大案,據了解,國內外有循環經濟相關業者將落腳桃園的科技工業區,運用「固體再生燃料」(SRF)發電,至少有二~三家業者都有興趣進駐該區投資循環經濟,設置再生能源發電廠,三家業者合計投資金額估逾50或上看近百億。
【3】出口競爭力續贏韓國 台幣、韓元REER差距 13個月最大
中央銀行力守新台幣匯價穩定,新台幣出口匯率競爭力遠勝韓元。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公布的REER(實質有效匯率指數)統計顯示,2020年12月新台幣REER為108.59,韓元REER則是109.97,兩者差距為13個月最大,代表台灣出口價格競爭力續勝南韓。
【4】近月來漲幅逾36% BDI大漲 散裝船報價飆高
散裝船運市場今年氣勢如虹,過去一周運價雖有震盪,但也是逐步攀高,上周五(22日)海岬型船現貨市場日租24,631美元,與去年同日的5,911美元相較,是4.17倍價,巴拿馬型船日租14,934美元,是去年同期6,844美元的2.18倍價,超輕便型是2.08倍價,輕便型是1.80倍價,長約貨載運價與成交量齊揚,散裝族群全面看好。
【5】葉倫六方針 聚焦救經濟
拜登政府財長葉倫(Janet Yellen)的任命案預料25日將獲得參議院全院通過。葉倫領導下的財政部預期將聚焦於支持擴大經濟紓困,並加強與聯準會合作等六大政策方針,希望讓經濟盡快脫離疫情陰霾走向復甦。她強調國內投資比自貿協定更為重要,對於現行金融管制作法大致滿意,但擔憂虛擬通貨可能用於非法用途。
(中時新聞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