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原發性骨髓纖維化」的羅姓婦人,多年前抱著救人心念,加入慈濟骨髓資料庫建檔,如今自己也能受惠。台中慈濟醫院血液腫瘤團隊透過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從45萬多筆的建檔資料中找到配對,為他進行異體非親屬造血幹細胞移植,並於今日順利出院。
43歲的羅姓婦人2019年底發現身體常有大片瘀青,愈來愈疲憊,從1樓走上2樓就又累又喘,幾乎無法正常生活,就醫確診是骨髓纖維化。隨著造血功能愈來愈差,必須週週輸血,去年底到台中慈濟醫院接受異體非親屬造血幹細胞移植。
台中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李典錕指出,骨髓是人體的造血工廠,骨髓發生病變,造血功能出現異常,勢必影響全身健康。「骨髓纖維化」是骨髓增生性腫瘤的一種,患者「原發性骨髓纖維化」則是少見疾病,病人因骨髓造血幹細胞發生後天基因突變,導致骨髓內細胞異常增生和纖維化,最後會進展成急性血癌。
李典錕表示,慢性期可以採取保守治療,但當骨髓纖維化已進入加速期,為避免惡化到急性血癌,一旦進展到加速期時就必須審慎評估,是否應進行積極治療,降低治療風險與效果,採取骨髓移植以達到完全根治目標。
李典錕為患者擬定治療計畫,由於無法從家人中找到適合捐贈的造血幹細胞,透過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從45萬筆捐贈者的資料中找到配對,再一一詢問吻合者的提供意願。
羅婦住院1個半月期間,曾發生急性排斥反應,全身皮膚發癢,膽指數升高影響肝膽功能,經對症下藥悉心照料,順利出院。院方今日舉辦感恩重生會獻上花束,血液腫瘤團隊出席祝福他重獲新生。
羅婦透露,住在移植病房隔離期間真的很痛苦,尤其是造血幹細胞再生時,全身痛到不行,忍不住一直哭,過程只有自己知道。如今血型從AB變A型,真的十分神奇。感恩李典錕主任24小時手機不關機,用心的照顧;加上護理團隊溫暖的關懷鼓勵,安撫內心的焦慮與恐懼。
「『造血幹細胞捐贈』對造血功能異常的病人而言,是很重要的資源。」羅婦受慈濟骨髓資料庫救人的理念感召,多年前帶著孩子共同加入建檔,如今他以過來人的心情呼籲,生命有時不能等,如果配對成功,可以讓病人得到重生的希望,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骨髓資料庫建檔行列。
特地出席的台中慈濟醫院長簡守信致辭表示,很開心看到羅女士走過孤單、痛苦的治療階段,迎接充滿希望的未來。回首證嚴法師當時成立骨髓資料庫,歷經很多艱辛,但為了一個個的生命仍咬牙堅持,如今成為華人最大的骨髓資料庫,歷年來跨國、跨種族真正做到無私的大愛,台中慈濟醫院也會將這份悲心與關懷真正落實在醫療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