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環球時報》社評指出,截至27日,全球新冠肺炎感染者突破1億人,死亡也超過215萬人。這場一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疫情造成了大量苦難和損失,也留下深刻教訓。在下一個冬天到來之前,中國要爭取讓高暴露人群和重點人群基本都接種上疫苗,並且最大限度地擴大普通人群的接種範圍;還需同時向開發中國家提供大量疫苗,為了同時完成這兩大任務,中國的疫苗生產必須加快推進,盡早全速運轉起來。
社評表示,新冠疫情得以肆虐全球,最大的教訓之一是,人類本有力量控制這場疫情的規模,卻因為政治對科學的干擾以及由此造成的主要國家之間不團結而讓病毒找到可乘之機。
社評認為,在很多國家內部,形成圍繞抗疫路線的共識和團結同樣困難重重。如何協調抗疫和恢復經濟,成了非常普遍的尖銳爭議,在這當中科學家的意見常常被排斥,一些有決策力的政治人物在抗疫的關鍵時刻將科學之外的考量放在了首位,導致抗疫滑向歧途。
社評說,這場洶湧疫情還暴露了人類社會組織方式和經濟活動的脆弱。在經歷了慘痛的一年之後,現在我們站到了抗疫2.0版的新節點上。在這個階段疫苗有可能帶來抗疫的革命性變化,重塑全球抗疫格局。
社評強調,中國作為人口大國,上一輪抗疫形成極其突出的成功表現,並且為下一階段打下良好基礎。中國的疫苗研發又處在第一陣營中,接下來一定要創造全球最快的接種速度,在群體免疫的榜單上也走到前列。這對中國是新的考驗。
社評稱,切不可以為,沒疫苗時中國都能控制住疫情,這樣的優勢能夠自然延續。疫苗推廣速度極有可能影響接下來各個社會的開放能力,美歐社會去年損失慘重,但同時也磨煉出對疫情較強的心理承受力,如果他們的疫苗接種速度很快,就會形成他們之間新的相互開放條件,從而對疫苗接種慢的社會造成壓力。
社評指出,中國只有讓疫苗接種率與美歐社會大體相當,加上已有的社交隔離能力,才能在未來的開放能力上繼續保持領先,進一步為全球恢復經濟提供最大動力。
社評說,在下一個冬天到來之前,中國要爭取讓高暴露人群和重點人群基本都接種上疫苗,並且最大限度地擴大普通人群的接種範圍。要力爭讓接種總人數比美國接種人數多出一大截。中國還需同時向開發中國家提供大量疫苗,中國輸出疫苗總數也應是最多的,這是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應當發揮的作用,也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一分期待。為了同時完成這兩大任務,中國的疫苗生產必須加快推進,盡早全速運轉起來。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