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外媒對新台幣匯率指指點點,迫使中央銀行星期天加班發出澄清函,強調央行近期以來的調節匯市作法,不是造成台灣被美方列為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的原因。外商銀行貨幣分析師認為,新台幣此波升值和新興市場貨幣的方向一致,而且燎源關鍵出在美元進入周期性疲軟,新興市場貨幣若一路就強勁升值,對各經濟體經濟表現都會造成不利,「可以理解,許多央行都會進入市場調節的動機。」
央行在周日過午發出的澄清函,內容主要說明,109年12月我國被美國財政部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源自台灣對美貿易順差逾200億美元,加上我國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逾2%,觸及兩項美方檢視標準而被列入觀察名單,「與央行調節匯市無關!」
央行也強調,美國12月發布的報告中,並沒有「敦促(urging)」台灣央行讓新台幣進一步升值(appreciate further)的說法。
造成匯率變動的因素有千萬種,央行總裁楊金龍曾在記者會上說,「媒體的報導,也是因素之一」,經常媒體寫出來的價位會刺激市場交易靠攏。有關媒體、輿論對匯市的影響,已有多篇學術論文研究佐證。
歐系銀行觀察指出,美元對新台幣的匯率走向,央行政策上其實也在改變,目前台灣出口結構是依賴比較優勢,匯率對台灣出口的重要性下降,同時,新台幣雖對美元升值,但名義有效匯率(NEER)仍相對穩定,意味著其他貨幣升值更多。
央行在每日台北匯市收盤的調節,舉世皆知,為堵住傳產出口商嘴巴也不得不有實際行動。但外銀認為,在美元走弱和存在地緣政治風險的情況下,台灣央行引導新台幣走弱,「越來越困難」,並且成本越來越高。所幸,上周以來,國際匯市出現美元反彈,澳幣等商品貨幣受挫,外銀財富管理也估測,美元已過了大跌的高峰,2021年上半年會維持弱勢,沒有大幅貶值的空間。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