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軟心」的金屬、經營最「感心」的人生!「中場休息-玩錫雕」黃淑蘭錫雕創作師生聯展即日起到2月27日,在彰化市立圖書館展出,31日下午舉行開幕式,彰化市長林世賢歡迎大家前往參觀。
「錫雕」又稱「金屬押花」,錫與銀的色澤相近,熔點卻僅231.9℃遠低於銀,又具良好柔軟度與延展性,將一顆顆圓滾滾的錫球加熱成液態後,展延鋪平成為薄博的錫片,再運用簡易工具,即能進行創作,是新興居家金工創作方式。
從事金工創作與教學10多年的黃淑蘭老師,教學之餘也鼓勵學生創作,作品日積月累,首度應邀到彰化市立圖書館舉辦「師生聯展」,共展出上百件大小創作,分享與推廣錫工藝,也將同步舉行義賣,所得全數捐助彰化家扶中心。
黃淑蘭說,錫雕藝術源自於歐洲中古世紀,直到上個世紀末才有日本工藝家引進亞洲發揚光大並傳入台灣,其技術比起過去錫工藝需鍛敲、焊切,相對來得更簡單容易上手,而且錫在空氣中不易氧化,十分適合進行金屬工藝製作;她開始投入學習時,經常必須從中部前往北部上課,10年來很感謝先生與婆婆的包容,讓她無後顧之憂,專心從事教學與創作。
這次她還專程以彰化扇形車庫、八卦山大佛等主題創作,並以富貴的牡丹花樣製作一幅華麗的牛首圖樣,應景又喜氣。在她解說下,林世賢以個人名義認購7000元「古城」、公所則以2萬元收藏「扇形車庫」,2.7萬元全數捐贈彰化家扶。
錫雕藝術家黃淑蘭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運用藝術研究所,在學期間主攻錫工藝製作,擅長將複雜技術轉換成簡單易學方式傳授教學;目前經營「移動的金工教室」,也在雲科大創意生活設計系任教,並台中市多個社教機構開設金工課程。長年鑽研於錫工藝的她,著有《在家做錫好好玩》一書,為近10年台灣創新錫工藝技術教學貢獻卓著,並拓展「錫雕」技術。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