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議員黃捷本周六(2月6日)將進行罷免投票,結果也將揭曉。針對罷免黃捷的成敗,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今日前透過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監測觀察,到目前為止,「反萊豬」呼聲高過「反報復」,且綠營地方議員也尚未帶動起反罷免聲量,這2項指標都是左右黃捷罷免「選情」的關鍵因素。
台灣議題研究中心昨(1日)表示,鳳山選區在過去的選舉結果表現,呈現綠大於藍,若僅靠藍軍要罷捷看似不容易,因此罷捷團體主打「反萊豬」爭取中間選民的認同和支持,黃捷則打出「反報復」反制。但據QuickseeK快析輿情資料庫監測發現,網路上針對罷捷案的討論,截至1月31日止,反報復僅占7%,反萊豬高達18%,差了2.4倍。而罷捷團體31日集結上千名支持者上街遊行,將黃捷和反萊豬連結一起,恐激起反萊豬的民怨,值得注意。
此外,QuickseeK快析輿情分析高雄藍綠政治人物聲量發現,儘管綠營在地政治人物的聲量大於藍營,但網路聲量仍舊低迷、未見起色,雖然網路聲量未必能代表地方熱度,但仍需留意民進黨挺黃捷是否僅流於空戰?也讓人好奇,總統蔡英文雖已下令力挺黃捷,但基層是否有真的動起來?
總而言之,罷捷投票的關鍵在於中間選民的表態和藍綠地方基層的動員,以現下數據分析來看,反萊豬民怨尚未平息,黃捷想訴求反報復,能否引起共鳴有不小難度,且民進黨究竟能否催出綠營支持者熱情?這2項指標是左右黃捷最後命運的關鍵。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