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東部海域連續發生2起規模5以上地震,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這2起地震屬於隱沒帶地震,目前認為是7日凌晨6.1地震的餘震,而自今年1月9日東部海域發生規模5.7地震至今,32天內已經連發生8起規模5以上地震,原因除了是正常能量釋放以外,還有另一種可能,不排除這些都有可能是大地震的前震。
陳國昌表示,2月7日的6.1地震與今天凌晨的2起規模5.5、5.7地震,這3個地震都是隱沒帶產生的地震,因此把今天凌晨的2個地震歸類為1月7日的餘震。而在2月7日發生規模6.1地震時,當時就有預測未來3、4天內會有規模4以上的餘震發生,目前看來確實如此。
陳國昌指出,今年至今規模超過5的地震已累積8個,且都發生在和平海盆附近,都是在隱沒帶地震,並指出這地區從去年開始,地震比以往更頻繁發生,這當中有兩種解釋,一是正常釋放能量,但其實也未必,因為巨大地震都發生在海溝、海盆等隱沒帶,而規模超過5以上的地震都有前震,以日本311地震來看,在前7天就發生了7.7地震,當初日本以為是主震,結果7天後就來個規模9地震。因此不排除這些規模5以上的地震有可能會是大地震的前震。
陳國昌表示,地震忽然變頻繁,在相同地區屢次發生,是我們更需要注意的,氣象局會持續注意這地區的後續發展。至於為何今天凌晨2起地震沒發國家警報,陳國昌解釋,地震要搶時間預估難免有誤差,請大家多包涵,未來會朝更精確的方向去預估。
陳國昌說,細胞廣播牽扯單位非常多,若現在要改變還要經過層層的行政程序,預估下半年台北會調整到4級震度才會發細胞簡訊,與其他縣市一樣標準。
據統計,今年規模5以上地震累計8個,分別為1月9日東部海域規模5.7地震,接著1月17日東南部海域5.4地震,1月25日東部海域5.2地震,1月28日台東縣近海5.0地震,2月4日東南部海域5.4地震,2月7日東部海域6.1地震,2月9日東部海域規模5.5、5.7地震,且兩起地震僅間隔2分鐘,地震變得更密集、頻繁,須提高警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