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等印度和中國媒體今天報導,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昨天宣布,中印兩軍在印度邊境地區拉達克的班公湖(Pangong Tso)南北岸同步計劃撤離軍力。
不過,印度政府迄今對中國的上述聲明沒有做出回應,僅印度國防部長辛赫(Rajnath Singh)辦公室推文說,辛赫今天稍後將在國會上院(Rajya Sabha)就拉達克東部現狀發表聲明。
一名印度官員告訴印度人報(The Hindu),這項協議意味著中國將從班公湖北岸手指地區撤離部署在當地的部隊,印度也不得不從班公湖南岸占領的有利優勢位置撤離部隊。
這名印度官員說,拉達克東部狄姆喬科(Demchok)德普桑(Depsang)和恰丁尼革蘭納拉(Charding Ninglung Nallah)交匯處的對峙並不包含在這次撤軍協議中,雙方將在下次會議中討論。
印度斯坦時報引述不具名的人士透露,中印雙方已開始撤走部署在班公湖的坦克、步兵戰車等裝甲部隊,但在班公湖北岸戰略高地的印度士兵不會撤離。
這名人士說,鑑於中國在雙方對峙陷入僵局期間採取的行動,包括去年8月單方面試圖改變班公湖現狀,因此印度對這項撤軍行動格外謹慎。
印度高層政府官員稱,雙方曾制定一項三階段撤軍計畫,但尚未就此達成協議。這項協議包括雙方從靠近中印實際控制線處撤離坦克、裝甲運兵車等裝甲部隊。
印度與中國去年6月14日晚間在加萬谷(Galwan Valley)發生45年來最嚴重的死傷衝突後,雙方曾達成協議並在7月初撤軍,但之後印度指控中國軍隊違反協議返回原來占領的防線,印度也讓部隊返回。
由於印度多次指控中國撕毀協議,讓部隊重返對峙地點,因此包括前印度陸軍北方司令部司令胡達(DS Hooda)在內的專家都認為,表面上這是個積極的發展,但雙方是否真的完成撤軍,還需要時間驗證。
由於拉達克已進入冬季,氣溫在攝氏零度以下,這對雙方在當地對峙的部隊都是一項嚴酷考驗。印度目前在拉達克東部山區仍部署約5萬士兵,維持高度戰備狀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