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報導,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的半年度外匯交易量調查報告稱,在倫敦這一全球最大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期權的日成交量已超過日元與英鎊,這是歷史首次。
在大量對沖基金的參與下,海外人民幣外匯交易市場的充裕流動性,也讓這一交易的成本大幅走低。
作為全球最大的交易商之一,報導引述Citadel Securities電子化外匯業務全球負責人Kevin Kimmel稱,目前每100萬美元人民幣外匯交易的交易成本僅在大約20美元,這一水準與英鎊相當,距離歐元、美元這一全球流動性最高的貨幣對的10美元也不遠。而對於新興市場貨幣來說,這種交易成本通常會高於100美元。
英國央行上述報告顯示,2020年10月,在倫敦市場,人民幣的日均交易量達到創紀錄的845億美元。當月,人民幣期權日均成交量也達到創紀錄的117億美元。遠期合約日均成交量接近120億美元,創2019年來新高。
在北美,人民幣日均交易量也達到78億美元,年增超過1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旗下的外匯即期交易平台EBS稱,從2015年到2020年,人民幣外匯現貨交易量在其位元於倫敦和紐約的平臺上交易量的增幅分別達到90%、131%。
至於為何出現這一變化,報導分析,主要是由於在過去一年外資持續湧入中國資產,一個例子就是2021年1月外資加倉中國債券的速度創歷史新高。較高的收益率是吸引這些資金的最重要原因,目前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3.268%,相比之下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僅為1.357%,德國國債收益率則是-0.306%。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