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前院長、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表示,美國商會在拜登就任後、農曆新年即將結束時,發表一份重要文獻,被外界視為中美關係報告,矛頭直指中美脫鉤議題及其影響。
從歐巴馬時代的「再工業化」及「製造業回歸」開始,產業脫鉤就開始默默進行,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更是默默進行、前國務卿龐佩歐更是鼓吹淨網活動,乃至於華為事件更是箇中翹楚,只是沒有脫鉤之名,卻有脫鉤之實。
陳冲表示,他曾經提過美國在川普任內為求供應鏈自在,並在戰略上孤立中國大陸,推動8大脫鉤,包含貿易、技術、資本市場、投資、融資、教育、SWIFT、和網路脫歐。其中最大威脅應是技術、專利和SWIFT脫鉤,對大陸殺傷力強,但美國也將付出慘痛代價。
陳冲曾以一張漫畫來說明中美關係,「山姆大叔與巨龍吵架,互相喊話 Ill walk away,但雙方的腳卻糾纏不清,一時難以分離,相信這就是中美關係尷尬鮮明的寫照。」
美國商會的報告傳出SWIFT與中國大陸的數位貨幣合作,雖未證實協議真實性和詳細內容,卻顯然是減緩脫鉤的高招。
陳冲指出,在美國商會的報告中,其主張決策應以資訊研析為基礎,論及脫鉤要考慮成本代價,美國商會也羅列出脫鉤的損失:貿易脫鉤會年損1900億美元、投資脫鉤年損資本利得250億美元、人員脫鉤在教育、觀光脫鉤年損300億美元,美國GDP則將一次性損失5000億美元等。
陳冲認為,中美脫鉤不是理性作為,貿易原在追求比較利益,許多經濟上的鉤和鏈或多或少自然演變而生的結合,貿易夥伴掛勾其實是互利的結果,不是簡單的順差、逆差算式。
美國商會報告苦口婆心規勸政府,任何政策釐訂應本於Data Analysis,川普式衝動與民粹都欠缺理性,沒有考慮成本和代價,只是選舉的算計。
陳冲也提醒,台灣近來許多決策思考,中至疫情管控、疫苗取得,小至稅制重新定位,都可參考美國商會的思維模式,先進行資訊研析,再做不同場景的成本效益分析,以淡化意識形態,自然可避免川普式的答案。
陳冲最後說,「脫鉤,可能難免,但不能與國家長遠利益脫鉤」。
(中時 )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