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著大聲公講述商圈過去風華,走進店家與職人閒話家常,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年來國內旅遊成了首選,深入社區的小旅行為沒落許久的街廓帶來罕見人氣,在地人或許都在期待,有天真能恢復那人生鼎沸的景象。
從去年國內疫情解封後,對屏東文史有深入研究的趙文俊便帶起社區小旅行,從屏東火車站沿著逢甲商圈、再到中央商圈,全程靠著雙腳前進,每月2次開團幾乎秒殺,其中有6成以上都是外縣市遊客報名。
趙文俊說,屏東在日治時期有機場、有糖廠,像現今的六都一樣,都是吸引人口聚集的城市,人流帶來的消費力可觀,從華麗建築及老舊街廓留下的印記清楚可見;但隨著時代變遷、產業轉移,人口逐漸外流,留下只剩固守建物的住戶,眼看樓起樓塌。
平和里長伍靜華同樣投入商圈導覽,所在中央市場是屏東市首座公有市場,存在超過一甲子歲月,其中第一、三商場曾是屏東人時尚中心,還有南北雜貨集散地,在地居民說,當時人生鼎沸,南北旅人前來採購的榮景,是現在年輕人難以想像。
趙文俊分析,社區小旅行就算疫情解封後熱潮同樣不會散去,加上台灣防疫有成,甚至可以藉此吸引國外旅客加入在地體驗,未來藍圖他已經規畫的美好。
會如此投入,趙指著前方逢甲商圈說,他小時候這裡是全屏東最潮的地方,如今出租招牌掛滿街,希望透過導覽,不僅引進人氣,也希望對這街道有著想像的民眾能一起加入改造,期待看到它回到過去,那樣人潮擁擠的模樣。
(中時 )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