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年農林漁牧業普查」即將開始,雲林縣政府2日成立「雲林縣農林漁牧業普查處」,並協助各鄉鎮市公所設立「農林漁牧業普查所」,縣長張麗善呼籲大家支持每5年定期舉辦的普查業務,做為政府擬定未來施政與農業永續經營策略的參考依據。
張麗善表示,農林漁牧業普查為我國每5年定期舉辦基本國勢調查,自1956年以來已完成13次,此次為第14次普查。我國以農立國、雲林縣以農立縣,依據農委會統計,雲林縣2019年農業總產值為792億,居全國之冠。
透過每5年1次普查,可了解農業經營現況、農地資源利用、農村家庭及勞動人口結構等基本概況,做為政府推動農業改革與資源有效運用等施政方針與輔導方案的依據。
此次普查將在今年5月1日至6月30日,採全面性普查,以派員實地判定面訪、留置填表及網路填報等多元管道方式辦理,雲林縣預計普查家數約8萬4621家,預計動員人力約800人。凡普查標準期在台閩地區內,經營農作物栽培、畜牧、林業、漁撈及水產養殖等相關業者,均為普查對象。
張麗善也提醒,鑑於近年來詐騙事件層出不窮,為降低受訪者疑慮,普查員將會落實「3不+2會」原則,「3不」指普查員不會洩露個人資料給任何人、不會詢問與普查表無關的資料、不會要求提供帳戶或存摺。「2會」指普查員會配戴普查員證、會遞送致受訪戶函。
縣農業處長吳芳銘說,此次普查主要是主計單位結合農業單位,藉此了解近年來全台農業相關資料,對農業大縣雲林縣是極為重要的參考資料,呼籲農民多加配合。
(中時 )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