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家長創造出更安全的兒少網路環境與體驗,Google也持續提供多項安全功能與建議,包括甫於上週公佈的全新YouTube監督式服務Beta版,可讓家長依據孩子的年齡與興趣,選擇三種不同的內容設定,確保孩子們觀看合適的影音內容。

在網路安全的範疇中,38%的台灣家長將「兒少個資洩漏問題(如:網路詐騙、帳戶入侵)」、「網路交友與接收陌生人訊息」、「在網路上接觸不宜的內容」列為他們最為關心的議題。依據此結果,Google建議,家長可多和孩子討論在網路上與陌生人互動的狀況、提醒孩子經常更換密碼且透過可信度較高的平台獲取資訊,並教導孩子在網路遊戲或社群平台上需保持警覺,避免過度分享個人隱私資訊。

此外,亞太區各國均有30%以上的家長從未與孩子討論過網路安全方面的話題,台灣(35%)與亞太區平均值(36%)接近。而在針對兒少網路安全的設定和資源使用上,台灣家長是亞太區受訪國家中最為放心的,僅有22%的家長表示目前有在使用相關工具,低於亞太區平均值的52%。調查結果可見台灣與亞太區的家長已具備一定的兒少網安風險意識,但仍可再加強網安工具使用、主動與孩子交流網安議題。

Google也提供以下幾個小技巧及資源,協助家長進行相關的網路安全設定,例如,家長可教導孩子避免使用例如生日或卡通人物的名字等容易被猜到的密碼,且鼓勵孩子經常更換密碼。透過密碼管理員,Google可協助使用者檢查儲存在Android及Chrome中的Google帳戶的密碼是否安全、是否遭盜用,或密碼強度不足等等,並提醒使用者變更密碼。

此外,從可信賴且信譽高的平台接收資訊,例如Gmail內建的自動安全篩選器,可檢測網路釣魚的電子郵件,可阻止99.9%的網路釣魚攻擊。而在Google安全中心中,家長也可以在「適合全家人」的網站頁面,學習各種安全性措施,讓家長快速掌握闔家適宜的網路使用訣竅,協助孩子分辨資訊真偽及保護個人安全。

#全新 #家長 #Google #網路安全 #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