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廣東省河源市最近因缺雨乾旱、導致萬綠湖水位下降,卻讓文物考古團隊獲得重大發現,有十多座客家古建築遺址及古窰遺址「浮」出水面。另外還發現一大批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明清時期的古文物,以及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先秦時期的陶片及多個朝代的瓦片。
據《東網》報導,廣東省河源市萬綠湖的水位在周三(3日)降至93米,屬22年以來的最低水位線。考古成員在上月底發現一個山頭,遺留上百件石器及陶罐,當中有箭鏃和石錛。另有黑釉陶罐、瓷煙嘴、陶瓷碎片等。有內媒記者曾到遺址附近走訪,發現3個明代黑釉陶罐、1個清代石秤砣及一批新石器晚期的零碎陶片、瓷片等,本周將全數上交至市博物館館藏。
另外,之前有考古隊員發現一個疑似石器加工場。專家表示,目前在萬綠湖畔沿湖的多個鄉鎮出土了多種古文物,證明早在4,000多年前,河源就有古人類在萬綠湖兩岸生活,推測當時的生產活動相當活躍。
(中時新聞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