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議員游淑慧今(16)日在臉書指出,台北市每天產生的廚餘量約有162公噸,數量相當可怕,而這些廚餘都到哪去了?游淑慧指出,除少數供養豬使用外,多數廚餘都是拿到焚化廠焚燒。她提到,市政大樓目前有試辦廚餘高速堆肥計畫,建議可將此作法在校園推廣,讓環保教育落實於學校生活之中。

游淑慧表示,多數廚餘都是拿到焚化廠焚燒,但廚餘含有鹽分與油,一旦燃燒便容易產生戴奧辛,造成空氣污染;且廚餘的水分多,會降低焚化爐整體的溫度,必須要有多一道工序才能進入焚燒,所以廚餘拿去燒並不是最好的選項。

根據市府公管中心提供資料,市政大樓目前有試辦廚餘高速堆肥計畫,每日可將50公斤廚餘放入高速堆肥機,隔日即可產出「有機肥」,且過程中無異味產生,產出的有機肥則可再用於農作物施肥。相較於將廚餘送入焚化爐,游淑慧認為,使用高速堆肥之處理方法,似乎更符合環保與落實循環經濟。

廚餘經處理後,可作為「有機肥」。(圖/摘自游淑慧臉書)
廚餘經處理後,可作為「有機肥」。(圖/摘自游淑慧臉書)

因此,游淑慧建議公管中心,可將此廚餘處理成功經驗與環保局及教育局交流,未來或許可考慮學校也推動試辦,產出的有機肥又可用於田園城市農作物施肥,使兩個計畫相輔相成,讓環保教育落實於學校生活之中。

對此,網友驚呼「嚇人」,每天丟吃的東西哪麼多,丟了以為看不到,沒想到還要花錢將這些丟的東西再利用,「我一直以為都拿去做有機肥耶,原來都拿去燒掉」,另有人提出疑問,熟廚餘不都是賣給養豬業者養豬嗎?

#廚餘 #游淑慧 #堆肥 #有機肥 #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