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農業局表示,枇杷產季為每年2至4月,栽種於海拔300至600公尺的山坡地,由於日夜溫差大,生產出來的枇杷果實色澤金黃、果粒大、甜度、風味好、多汁且入口即化、果肉質地細膩。(台中市政府提供/張妍溱台中傳真)
台中市農業局表示,枇杷產季為每年2至4月,栽種於海拔300至600公尺的山坡地,由於日夜溫差大,生產出來的枇杷果實色澤金黃、果粒大、甜度、風味好、多汁且入口即化、果肉質地細膩。(台中市政府提供/張妍溱台中傳真)

台中市太平區農會18日舉行枇杷果品評鑑競賽,今年共7個枇杷產銷班、56位果農參賽,就果品外觀、成色、口感、果品等項目評分,由李國成、張和順2人奪得冠軍,榮獲「枇杷王」頭銜。農業局說,正值枇杷產季,果實飽滿、汁多好吃,歡迎民眾選購台中優質農特產。

太平區農會舉行「110年度台中市太平地區優質枇杷評鑑活動」,評審委員分別來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及國立中興大學農業學術研究單位等,不同領域專家,就果品外觀及絨毛是否完整、有無病斑蟲害食痕、外皮成色、品嘗口感、果肉細緻與果粒大小等多項目進行專業評分。

太平區農會總幹事余文欽說,往年有上百名果農報名參加枇杷評鑑賽,今年僅56位參賽,人數創新低,主要因投入枇杷種植的人力愈來愈少,建議政府採移工人力短期運用於農業,積極解決農業缺工問題。

經評審現場仔細品嘗評分,由李國成、張和順勇奪冠軍,摘下今年「枇杷王」殊榮,第2名則由柯辰宏、柯聰明、張清標及周大霖4人獲得,第3名分別為廖月珠、廖元順、江素月、沈阿香、黃國樑及周大森等6人獲獎。

農業局指出,日據時期,枇杷在台中太平「頭汴坑磨仔墩」試種成功,因此太平區頭汴坑是台灣枇杷最早的發源地;台中為全台最大枇杷產區,國產枇杷約7成來自台中,種植面積達806公頃,其中大坑、新社及和平也是枇杷主要產區。

農業局表示,枇杷產季為每年2至4月,栽種於海拔300至600公尺的山坡地,由於日夜溫差大,生產出來的枇杷果實色澤金黃、果粒大、甜度高、風味好、多汁且入口即化、質地細膩、果肉Q且富香氣,鮮食口感極佳,營養價值極高,廣受消費大眾喜愛。

#枇杷 #評鑑 #太平區農會 #評分 #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