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存股」成為國民理財新觀念,據集保結算所大數據分析,比較10年前和當下20-29歲股民的持股庫存,除了股東人數最多、最老牌的定存股中鋼依然屹立不搖外,10年前年輕股民主要集保庫存以電子股為主,近來則有轉向到穩定配息金融股的趨勢,隨著指數型投資逐漸受到認同,ETF也成為存股族熱門標的。
同時間,證交所也公告了最新2月份定期定額股票和ETF排行榜,台積電、玉山金不意外的位居榜首和第二名,分別有44,929戶和7,829戶,ETF排名前二名,元大台灣50(0050)、元大高股息(0056),更是以71,692和53,884戶,超越了台積電的定期定額存股戶數。
看過榜單之後,可以知道年輕股民們,已經有了運用定期定額ETF累積資產的觀念,ETF具有分散風險、交易成本低、流動性高等優點,已經廣為人知,不過在此也要提醒,如要定期定額ETF,必須要先有以下認知,才不會有認知落差,造成半途而廢或績效不如原先預期。
第一、要挑選趨勢長期成長的市場和商品。
第二、耐心,因為定期定額初期累積速度相對慢。
第三、必須要使用長期閒置不會急用的資金。
第四、長期成本鈍化,會降低分散風險效果。
此外,也不得不再次提起投資ETF可能遇到的風險,包含了:
第一、折溢價、追蹤誤差,過高的溢價會讓你買進比實際淨值更貴的股價,通常在新成立的ETF特別容易發生。
第二、持股標的無法主動更換,當你買進一檔ETF,就算有你不想要的持股,也只能接受。
第三、獲利了結時點的選擇,雖然是定期定額買進,分散了風險,但賣出時點,也和報酬率息息相關,賣在9千點和賣在萬六,以台股基金而言,績效就可能差了超過70%。
第四、仍可能遇到系統風險。
因此還是要重申投資ETF,必須使用不會臨時需要動用的資金部位。
最後,若要以ETF來當作定期定額的,不妨以:夠大、夠久、夠成長3個口訣,來當作ETF標的選擇的重點,例如:元大台灣50(0050),2003年成立,規模約1200億元;元大高股息(0056),2007年成立,規模超過600億元;富邦科技(0052) ,2006年成立,規模近80億元,都是不錯的選項,而新成立的ETF不是不建議,而是不妨等到成立一段時間,績效能夠被有效驗證後,再做選擇。
(本文作者為摩爾投顧 證期雙分析師陳昆仁)
※免責聲明: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也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自行審慎判斷評估風險。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