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介立指出,工作委員會每年都會鎖定聚焦的國家,2021年的重點國家為越南與菲律賓,在ICT產業鏈的布建上,由於ESG議題會是未來台灣ICT產業持續關注課題,因此除了傳統ICT產業外,再生能源、綠能、儲能,以及電動車等都會重點。

台灣ICT產業到新南向布局,許介立不諱言,除了勞工、土地、水電等生產要素外,又以供應鏈尚未完善為主要困擾,包括原料、零組件配套廠商尚未形成群聚的供應鏈,對廠商生產成本及效率產生影響,因為ICT產業的產業鏈分工是非常細,是透過層層的供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若只有一個廠或某一個大廠,其實是不容易發展。

許介立指出,台灣ICT產業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重要命脈,從上游到下游,部分企業所生產的電子元件及產品,甚至供應了全球半數以上的需求量,近來受到地緣政治、關稅壁疊的挑戰,以及受到疫情的影響,也波及到台灣ICT產業鏈的布局。

而台灣ICT產業,許介立指出,過去生產基地大多集中在大陸,隨著國際情勢的變化,讓台灣的產業必須要思考,未不只是在大陸,還必須在東南亞、美墨邊境、中東歐等地進行彈性的全球布局,才能因應目前的全球情勢,滿足客戶需求。 而新南向國家,許介立指出,在地緣政治上與台灣比較接近,新南向國家也都有人口的紅利,有助於台灣ICT產業進行彈性的全球布局及產業鏈的建置。

#全球 #ICT #許介立 #產業鏈 #新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