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近兩年流年不利,去年遭受華為禁令之苦,今年又有天災及電子供應鏈缺料來搗蛋,林恩平在昨天法說會表示,受天災因素影響,AP(應用處理器)及Sensor(感測器)出現短缺,部分高畫素的感測器甚至停產,由於原地投產或是換地區重新投產都要一季,導致部分客戶新產品因此遞延一季,4月比3月差,5月看起來也不好,不過林恩平也強調,這部分的影響並非全面性,只限某些客戶。
儘管第2季營運受AP及感測器缺料影響不樂觀,今年高規格鏡頭設計的數量沒有比較少,林恩平表示,目前7P有愈來愈多機種導入,但7P不全是高階鏡頭,也有低階產品,8P都是高階規格,9P則已確認設計採用,至於能不能順利量產還不知道,高階機種客戶因產品已經規劃好,看起來是延後一季度出貨。
大立光第2季營運不樂觀,外資在法說會後出具最新報告多維持原來的評等,但部分外資調降目標價,其中日系外資維持「買進」評等,但將目標價下調至3625元;美系外資則是將大立光2021年/2022年每股盈餘調整7%到8%,以反應最新的財報及展望,並下調目標價至2700元;另一家美系外資則維持原來的「中立」評等及目標價3200元。
受到營運展望不佳影響,近期外資及投信多站在賣方,大立光今天盤中股價再度走弱,股價一度回測3000元關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