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台灣、瑞士和越南符合被美國認定為匯率操縱國的3項標準,但美國財政部卻未認定這些貿易夥伴操縱匯率。《曼谷郵報》認為,拜登政府有別於前任川普政府,在貨幣問題上採取對立性較低、較不會引起經濟政治化擔憂的策略。
報導指出,將其他國家認定為匯率操縱國,是川普政府的貿易制衡手段之一;其2019年8月5日便曾突然在非例行報告發布時間,將中國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最後作為美中貿易談判的「讓步」籌碼,於5個月後解除。
而《曼谷郵報》認為,拜登政府目前未將貿易夥伴列為匯率操縱國的舉動,顯示其認為此舉無益於經濟交流,反而讓各方擔憂美國的經濟政策「政治化」,因此決定採取對立性較低的新策略。
美國財政部則強調,其未將任何國家列為匯率操縱國的決定,不應被視為「前後矛盾」。該部門指出,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前所未有的龐大影響,各國皆須各自採取不同手段因應;因此美國將與台灣、瑞士和越南「加強接觸」(enhanced engagement),以釐清相關經濟手段究竟是為了應對危機,還是為了獲取不公平的貿易優勢,之後才會做出後續決定。
《福斯新聞》(FOX)指出,「加強接觸」是美國財政部慣用的詞語,被用在衝突性較低的場合,代表相關國家沒有立即遭受美國貿易制裁的風險。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