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降妖除魔的故事,人人耳熟能詳,金鷹閣電視木偶劇團發揮創意,以新冠肺炎塑造「疫魔」一角,大戰孫悟空的同時,宣導防疫知識。這齣《大話西遊—鬧天宮》,將在文化部推出的傳統藝術類別藝文振興計畫中,赴金門演出,並走進校園,為傳統藝術紮根。
團長陳皇寶表示,去年疫情對傳統戲曲帶來很大影響,以自身團隊為例,主要收入在廟會,一旦廟會停辦,收入就會銳減。往年演出平均可達120場,去年僅20場至30場,劇團倉庫場租、行政人員等必要支出,是靠接製作偶衣等其他工作及申請文化部紓困方案度過。今年則將應振興計畫,將創意新編的孫悟空故事,搬演給金門孩子欣賞。
文化部傳統藝術類別藝文振興計畫補助,包含傳統表演藝術振興活動、傳統工藝與保存技術推廣活動、戲曲復萌及戲曲經典作品巡演,共計超過千場活動,將於台灣各地及離島舉辦。今(28)日記者會上,白鶴陣、客家八音、布袋戲等演出接連登場,還有98歲高齡的陣頭藝師,表演劈腿、武打絕技,令眾人驚呼連連。
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去年藝文團隊受到疫情嚴重影響及衝擊,為振興藝文產業,文化部爭取行政院支持,並整合文資局、傳藝中心資源,總計近1億元經費,由文化部主辦及補助地方政府、民間團隊辦理匯演、巡演及推廣、傳承等活動。
李永得表示,過去推廣的振興較偏向表演藝術,所以這次特別針對傳統藝術及工匠舉辦振興活動。台灣有很多工匠是人間國寶,除傳統藝術展演以外,還會有到學校舉行的傳習活動。
素有「台灣第一苦旦」之稱的歌仔戲國寶廖瓊枝,長期致力於技藝傳承,此回也將應振興計畫演出。她表示,要有觀眾才會有舞台,歌仔戲是台灣土地發芽出來的文化,希望大家一同來有錢出錢、沒錢出力,共同繼續保護、傳承每一種傳統藝術。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