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大陸武漢弘芯之後,中國再傳半導體業爛尾。陸媒引述消息人士稱,濟南泉芯已停發薪資,400多名員工沒有拿到4月薪水,其中近半數員工是台灣籍工程師,業界盛傳傳泉芯與弘芯背後操盤人為同一人。

《多維新聞》引述大陸半導體新聞網站《集微網》透露,投資規模達人民幣598億元(合台幣2638億元)的濟南泉芯,4月起停發薪資,工程陸續停擺。該公司400多名員工中,有180名是從台灣挖角的台籍工程師,其平均月薪約在5萬至10萬元人民幣(合台幣22萬至44萬元)之間。

泉芯的員工透露,「公司處境艱難,4月起已開始停發薪資,並逼迫員工離職」。周邊其他專案施工的承包商稱,「這個專案建設期間多次更換工程總包,這在建築行業十分罕見,顯然該項目長期存在著巨大風險」。

投資規模2638億元的濟南泉芯再爆發爛尾風波,4月起停發薪資,工程停擺。該公司400多名員工中,有180名是從台灣挖角的台籍工程師,全數面臨欠薪問題。圖為泉芯所屬的泉意光罩光電科技新建廠房。(圖/微博)
投資規模2638億元的濟南泉芯再爆發爛尾風波,4月起停發薪資,工程停擺。該公司400多名員工中,有180名是從台灣挖角的台籍工程師,全數面臨欠薪問題。圖為泉芯所屬的泉意光罩光電科技新建廠房。(圖/微博)

報導引述大陸上市企業財報資料顯示,大陸大量補貼半導體產業,2020年對113家半導體行業企業的補貼總額達106億元人民幣(合台幣467億元),比10年前增長12倍。不過,大陸的半導體業的發展卻不順遂,除遭到美國的科技封鎖之外,行業內也接連爆發企業爛尾風波。

今年2月大邦千億級半導體產業武漢弘芯公告遣散全體員工。資料顯示,武漢弘芯成立於2017年11月,曾因引進大陸唯一一台能生產7奈米晶片的ASML高階光刻機而在業內名聲大噪。但到2020年7月,該公司被曝發生資金鏈斷裂問題,該款先進的光刻機被抵押到銀行,千億級半導體項目由此停滯。

陸媒指出,化名為「曹山」的安徽典創電子董事長鮑恩保同為武漢弘芯、濟南泉芯的操盤人,操作兩家公司的手法如出一轍,包括頻繁往返台灣挖角人才,由地方政府出資發展等,預料泉芯可能將步弘芯的後塵。

不過,鮑恩保近期回應稱,在弘芯和泉芯兩個項目中進行工商登記的「曹山」是他的一位同事蔣尚義。

鮑恩保還表示,自己從未印刷和使用過偽造的名片,蔣尚義的加盟也與自己毫無關係,兩人素未謀面。一位蔣尚義身邊人士稱,蔣尚義加盟時,曹山早已離開弘芯。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濟南泉芯成立於2019年1月底,是家投資規模達百億人民幣的半導體公司,在股權結構上,4大股東分別為濟南集芯產業發展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逸芯集成技術(珠海)有限公司、濟南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濟南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後兩者均隸屬濟南國資委,具有官方色彩,受到濟南市政府大力支持。

泉芯濟南項目總投資達590億元人民幣(合台幣2600億元),計畫建設12英寸12奈米/7奈米等級的晶圓生產線。項目於2019年第第一季開工建設,工地位於濟南臨空經濟區,用地面積39公頃。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230億人民幣,建設月產能7000片的12英寸12奈米生產線;二期投資260億元人民幣,擴增月產能23000片12奈米邏輯晶片;第三期再增100億元人民幣投資,增加1萬片的7奈米產能。

文章來源:山東晶片公司被曝爛尾 半數台灣籍工程師遭欠薪

#泉芯 #濟南 #武漢 #弘芯 #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