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青年部主任陳冠安分析近兩周臉書社群討論「疫情」大數據,發現民進黨從過去的正面聲量到現在已變成「雪崩」式崩盤,疫情指揮官陳時中、蔡總統的心情憤怒比都大漲1.5倍左右,尤其過去被指為抗疫功臣的陳時中變成負面聲量王,朝野兩大黨的心情憤怒比也明顯綠升藍降。
陳冠安說,上周3+11決策曝光、疫苗爭議、篩檢與封城等相關防疫措施遭熱議,他比對5月16至22日、5月23至29日的臉書社群對整體「疫情」的心情憤怒比從,0.012小升到0.015,此現象呼應台灣民意基金會調查顯示過半民眾認為這次疫情危機係屬「人禍」有關,因為無論陳時中、蔡英文或民進黨,三者的心情憤怒比都顯著提升,顯示整體社群很可能對民進黨政府不滿所致。
他指出,最驚人的是,過去被認為是抗疫第一功臣的陳時中,上周已是臉書討論「疫情」時最令人憤怒的政治人物,心情憤怒比從上上周 0.038至上周變0.055,大增1.45倍,且1個人就佔「疫情」憤怒數的近4分之1,成為「負面聲量王」。他認為應與陳近期包括校正回歸事件、疫苗政策以及指揮荒腔走板有關,尤其29日的3+11決策新聞,更讓陳時中當天收到近4.2萬個憤怒數,佔一周4成左右。
其次,多次跳出辯護的蔡英文心情憤怒比同樣大增,從0.034提升為 0.052,增約1.53倍,顯示蔡近期的說詞不但得不到人民認同,反引來許多罵聲;反倒是退居背後的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總聲量微減之際,心情憤怒比也從0.047降為0.042。但無論陳、蔡、蘇,心情憤怒比都高於平均3倍左右。
陳冠安說,至於國、民兩黨則出現相當有意思的變化。國民黨總聲量雖增加2.3倍,但心情憤怒比從0.035降為0.03,意即在成功增加網路討論之際,減少負面聲量比重;反倒民進黨總聲量成長1.45倍,心情憤怒比卻從0.034增為0.039。
他說,從趨勢來看,臉書社群對「疫情」的討論,民進黨不只被討論的多,且負面聲量比重從過去與國民黨的五五波,短短一周裡就超車國民黨,成為眾矢之的。再從陳時中、蔡英文的高心情憤怒比及上升的趨勢來看,未來很可能會持續讓綠營陷入2020大選後前所未見的負面聲量風暴,成為蔡政府民意崩盤的關鍵因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