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經歷長達近一年的嚴峻旱情後,近期梅雨鋒面大發威,全台水庫都有得到一定程度的挹注,旱災中央應變中心今(7)日召開水情會議,除了放寬工業用水節水率外,二期作川流水灌區在梅雨助攻下河川水位恢復正常,因此南投、高屏二期作可著手耕作工作,農委會農田水利署長蔡昇輔證實,最快6月底高雄二期作區便可供灌。
蔡昇輔表示,因為這幾波梅雨讓南部許多河川回到原本的水位,因此農水署將依照既定灌溉計畫實施供灌,高雄500多公頃的二期作區因為需要農事以及育苗的準備工作,預計6月下旬可開始供灌;屏東雖然也有二期作,但主要仍以一期作以及各樣水果、雜作為主;另外,由於稻作的耕作是依據氣候由南而北,灌溉時間會有所差異,南投二期作約2000多公頃大概會在7月供灌。
蔡昇輔指出,彰化、雲林因為沒有水庫,是靠川流水灌溉,目前水量恢復正常,也可按照往年期程灌溉;嘉義、台南稻作位於烏山頭-曾文水庫灌區,雖然水庫集水區在這兩波梅雨下有挹注,但水情依舊吃緊,灌溉期程還得端賴後續水情再行決定,不過少數河川引水灌區就不受水庫蓄水量影響,可以按照往年灌溉時間來灌溉。
蔡昇輔說,川流水灌區由農水署依照灌溉計畫公告供灌,水庫灌區則由經濟部水利署和農水署共同討論決議,後續供灌策略仍在內部討論中。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