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首席亞洲經濟學家Andrew Tilton表示,晶片荒的情況可能在2021年下半年有所改善。
Tilton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日本、台灣和韓國等北亞經濟體的半導體供應鏈明顯緊縮,出貨也有延遲現象,這將對下游產業造成衝擊,汽車生產就是其中之一。
他表示:「我們的分析師認為,我們現在可能已處於最惡劣的時期,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看到汽車等下游產業正面臨最嚴重的供應瓶頸,但今年下半年將逐漸緩解」。
AlixPartners常務董事Dan Hearsch曾表示,該公司預期晶片荒對汽車生產的最大衝擊將出現在第二季,然後將在下半年和2022年逐漸好轉。
不過,高盛的Tilton表示仍需留意晶片短缺的情況,尤其是如果出現其他供應鏈受阻的情況。他表示,台灣有許多令人擔憂的事,缺水的旱象或爆發新一波疫情都可能導致生產嚴重短缺,但目前為止,尚未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
晶片製造工廠需要大量用水,而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所在地台灣現在正面臨56年來最嚴重的乾旱。不過,在最近連日降下豪雨之後,台灣已在周日取消部分限水措施。
台灣過去一年多來的防疫相當成功,但今年5月在變種病毒入侵下疫情大爆發,目前仍然處於全國第三級疫情警戒狀態。Tilton表示,雖然出現了幾個個別的生產中斷事件,但目前為止仍不足以造成半導體供應的嚴重中斷。不過,這仍是未來幾周和幾個月需要密切關注的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