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國內疫苗施打順序,近日地方政府與各界都提出看法,與指揮中心排序意見不盡相同;今日又傳出行政院顧問丁怡銘因屬「第二類接種人員」已於上月打了AZ、也引起關注。而我國目前把「中央與地方防疫重要官員」列為第二類對象,「75歲以上長者」列於第六類對象,這排序合理嗎,日前已有一位醫師坦言,這樣的接種順序安排,還蠻令人失望的!
從台灣赴美求學執業的醫師Justin Yang在臉書表示,身體健康的官員即使被傳染新冠肺炎重症死亡的機率會比長照老人或遊民要來的低很多,因此,他不覺得官員的順位應該比長照人員或是警察還高,因為重症以及死亡的風險跟接觸風險應該一起評估。
他舉例,去年三到五月,美國長照安養院簡直是疫情重災區,染疫死亡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是來自安養院,在麻州染疫死亡人數更有一半來自於安養院裡的長者。
他強調,這是美國去年疫情剛爆發時的慘痛經驗,希望台灣引以為戒。畢竟,每一位長者都是一位台灣人的爸爸或媽媽。
他認為,台灣這一份接種順序的安排,還蠻令人失望的,在去年還沒有社區感染前,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現今台灣已進入社區感染,接種順序就應該調整讓最高危的人群能最早打到疫苗,以減少對醫療量能的衝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