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除了高鐵、動車組全面禁菸,普速、快速列車則是以「吸菸區」形式,保留癮君子「喘息空間」,為此,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向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發起中國首例公益訴訟,狀告大陸鐵路北京局、鐵路蘭州局、鐵路總公司,訴請所有旅客列車全面禁菸,9日民事調解成立,未來在鐵路北京局、鐵路蘭州局轄下各路線列車上的吸菸區及吸菸裝置將全面取消。為未來中國列車、甚至公共環境全面禁菸,建立灘頭堡。
大陸大眾網·海報新聞10日報導,中國綠發會副祕書長、法律工作委員會祕書長馬勇拿出《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調解書》表示,此案開了控菸公益訴訟的先例。這意味著公共場所,特別是公共交通工具內的空氣汙染被納入環境公益訴訟的範圍,「這是比較大的突破」。
中國鐵路旅客列車,除了高鐵動車,以及極少數Z字頭列車外,其他多數T字頭與幾乎所有K字頭普通速度列車都設有「吸菸區」,雖然都設在各節車廂連接處,但二手菸無所不在。為促成全面禁菸」的「無菸列車」目標,馬勇及公益組織中國綠發會付出很多──
今年1月份,中國綠發會針對「普速列車吸菸」一事提起訴訟。1月4日,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因該案是《民法典》生效後大陸全國首例「無菸列車」公益訴訟,備受社會各界關注。
中國綠發會在起訴稱,中國綠發會在K42、K41列車途徑北京、沙城、宣化、張家口各站,近4小時行車時間發現,車廂接頭處設有菸具、貼有吸菸區標識,部分乘客不僅在吸菸區吸菸甚至還在臥鋪洗漱區吸菸,無任何人進行管理和制止,且當時正值寒假,車上較多未成年人。
經空氣檢測儀測量顯示,車廂接頭處有人吸菸後,車廂中部的空氣汙染指數明顯翻倍,PM2.5較無人吸菸時超標9.66倍。
中國綠發會認為,鐵路相關公司放任管理、監管的列車設置吸菸區,造成空氣品質嚴重汙染,應該承擔環境侵權的法律責任。
立案後,法院審理期間,於1月7日起通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國家衛健委、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主持三方調解,達成協定:於本調解書生效後15日內,鐵路蘭州局K41/K42次快速旅客列車、鐵路北京局Y535/Y536次旅遊列車,分別取消列車內的吸菸區,不設置吸菸裝置,並取消吸菸區標識,進行控制吸菸提示。此外,鐵路兩局宣導綠色出行,在車站、列車加強控制吸菸宣傳。
同時,中國綠發會有權申請鐵路兩局履行上述義務,兩局並分別向中國綠發會支付3萬元(人民幣,下同)、2萬元,作為訴訟支出合理費用。
中國綠發會表示,希望鐵路總公司等有效肩負起保障公眾環境權益職責,及時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加強監督管理,實現普速旅客列車全面禁菸,為廣大乘客創造良好的乘車環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