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科技大學獲教育部補助,打造循環經濟實作場域,透過斥資千萬的業界實務化工廠環境,讓學生們在校就能透過課程,學習新興化工產業技術,也可實際動手處理半導體製程廢棄物,並讓通訊與消費性電子產品汰換的電子廢棄物能回收再利用,課程更串聯龍華科大、明志科大與明新科大等校,共享教學資源與設備。
台科大化工系系主任李振綱表示,這項計畫共開設「反應性蒸餾暨薄膜分離系統實作」、「串聯式流體化床化學迴路燃燒系統實作」、「微通道反應系統實作」、「循環經濟貴金屬回收系統實作」等4門新實作課程,課程以半導體產業鏈中產生的廢棄物,例如溶劑、電路板等,進行高值化回收再利用,也以前端製程減廢技術為主軸進行教學。
李振綱指出,課程內容都是產業新興技術,學生們有機會實際操作,成為循環經濟產業界搶手人才。他並提到,台科大也串聯龍華科大、明志科大、明新科大等校,期望有效整合並共享教學設備資源,提升並挹注夥伴學校師生的研究能量與實作力。
參與實習課的台科大化工系學生黃敬瑋說,以前沒有機會接觸化工廠的實務工作,有了小型智能化的化工實驗室,有助了解工廠實務運作,除了學習完整的製程,也參與智能化系統研發,學習寫軟體、模型預測控制,累積實戰經驗,有助於未來就業。
台科大化工系林彥儒提到,很高興學校建置微通道反應系統,之前只能在國外業界報導看到這新穎製程,以前這些都是很抽象的觀念,但現在可以看到實際的東西,能親手操作,就能知道實作和理論差在哪裡,而且這技術是業界發展的趨勢和方向,有助於了解尖端科技。
林彥儒認為,這套系統將化工廠實作縮小化進入校園,除了簡化空間還可以改善傳統化工廠的現況,讓製程更安全更穩定,是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
台科大校長顏家鈺說,感謝教育部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補助千萬建置循環經濟實作場域。國內大專院校尚未有學校投入建置業界新穎製程技術設備,台科大能將前導實驗設備與教學導入校園,並不容易,非常感謝廠商協助和化工系師生的投入。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