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早前國際貨幣基金(IMF)大幅調升對美國的經濟成長預測,呼應了無黨派的國會預算辦公室對美國經濟的樂觀預期。
IMF以美國從新冠疫情中強勁復甦的現況,以及拜登總統大部分的基礎設施和社會支出計畫得以落實的假設,將美國本年度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預測從4.6%上修至7%。IMF並預估聯準會將在2022年上半年開始縮減量化寬鬆規模,並在2022年底或2023年初開始升息。
白宮對這兩個樂觀的預測,以及近幾周來世界銀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和聯準會陸續發布的預測表示歡迎,稱這證明拜登總統推動美國經濟發展的計畫正在發揮作用。
白宮官員表示,美國的成長預測升高、赤字預測下滑,而失業率將繼續下降,拜登的經濟正蓬勃發展,他並表示,這個最新的預測也認為當前的消費者物價上漲只是暫時現象。
CBO周四發布最新經濟預測報告,根據第四季的數據,美國2021財年GDP成長率估將達到7.4%,是2月預估全年成長3.7%的兩倍之高。CBO預估2022財年和2023年度美國的GDP成長率將分別下滑至3.1%和1.1%。
報告指出,因推出大規模新冠紓困方案,以及防疫封鎖措施重創經濟活動,美國的預算赤字在2020財年創下歷史新高3.129兆美元,但2021財年將略為下滑至3兆美元。
今年2月CBO預估2021財年的預算赤字為2.26兆美元,但該數字尚未將拜登總統3月頒布的新一輪1.9兆美元援助計畫的影響納入考量。
CBO周四表示,這項名為「美國救援計畫」(American Rescue Plan)法案使2021財年的赤字預測值增加約1.1兆美元。這些預測都尚未包括拜登提出的硬體與人文福址的基礎建設計畫。
如果無法透過稅收或其他收入增加來彌補,這些新計畫可能使國家支出增加數兆美元。但CBO表示,受益於強勁的消費者需求和新冠疫苖持續擴大接種,優於預期的經濟復甦將抵消部分援助支出對赤字的影響。
CBO預估2021財年的赤字占GDP比率約為13.4%,高於2020財年的 14.9%。2022財年赤字估將大幅下滑至1.153兆美元,對GDP的占比將跌至4.7%,到2023財年,赤字將進一步縮小至7890億美元,占GDP比率跌至3.1%。
報告並指出,後疫情時代強勁的經濟增長不會一直持續下去,主要因美國勞動力增長緩慢。CBO預估2024財年和2025財年美國GDP成長率為1.2%,2026~2031年的成長率估為1.6%。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