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6月22日確定碳排放權交易細則,意味著距離大陸全國碳交易市場的啟動又邁進一步。市場原先預期該交易市場將於6月底上線交易,但未如預期開市。
財聯社報導,儘管大陸全國碳交易市場延遲開市,具體時間待定。但是CCER(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等配套市場受到碳交易預期影響,近期明顯升溫,相關上市公司涉足該領域的資訊近日也明顯增加。
國泰君安報告顯示,由於6月21日當周深圳排放權交易所為因應履約企業交易需求臨時開市,基數較高,導致上周大陸全國碳配額成交量周減21%至336萬噸。
在大陸各大交易所中,碳配額成交均價最高的是北京綠色交易所,達到每噸72.5元,最低的是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成交均價為每噸14.47元。上周大陸全國CCER成交量為349萬噸,PHCER(碳普惠核證自願減排量)成交量為27萬噸。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